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被誉为现代工业经济的血液。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能源,石油价格波动也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我国石油消费量大幅增加。我国2003年起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国是石油净输入国,对外依存度很高,这样剧烈的价格波动无疑对工业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对通货膨胀造成一定影响。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2009年油价改革启动,这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但同时国际油价上涨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将加大。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有关当局对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进行判断,以采取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来稳定物价水平、缓解通胀压力,避免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恶性通胀或经济“硬着陆”,而且为制定长期措施以缓解油价持续上涨带来的通胀风险提供政策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历史上了三次石油危机及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说明石油价格具有波动性,剧烈的石油价格波动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分析石油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时,本文首先定性分析石油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随后选取美国和中国两大石油消费国,并选取2002年中国入世以来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美国的通货膨胀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反应较快,也比较明显,可以说国际油价的波动是美国通货膨胀的Granger因为;但我国的通货膨胀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反应较慢且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不能说国际油价波动是我国通货膨胀的Granger因为。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