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AP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巴斯德菌科,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Contagiouspleuropneumonia,PCP),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因其的广泛分布,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细菌群体感应(QS)是细菌通过分泌自诱导分子(AIs)感应细胞密度和调控基因表达的现象,它控制生物发光、毒力因子表达、生物被膜的形成等行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中存在不同的专一性信号分子调节多种行为,而LuxS/AI-2系统利用AI-2作为信号分子,在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中都存在,在许多细菌的毒力和代谢中发挥重要调控功能。另外,AI-2分子的合成酶S-核糖高半胱氨酸酶(LuxS)是活性甲基化循环(AMC)中一个重要催化酶。在AMC途径中,LuxS催化S-腺苷高半胱氨酸(SRH)产生高半胱氨酸和AI-2的前体分子DPD。由于LuxS/AI-2系统具有代谢功能和调节细菌毒力等多种功能,因此,LuxS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药物靶标。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表明,LuxS直接参与APP的AMC代谢,调控多种毒力因子的表达,而且是APP在宿主体内建立感染所必需的。因此,LuxS可能是抗APP感染的很有潜力的药物靶标。本研究克隆,表达并纯化了APP的LuxS蛋白,在体外建立了LuxS酶活反应体系,研究了LuxS的酶促动力学;基于酶活测定筛选了LuxS酶的抑制剂,测定了这些抑制剂对APP等5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及对宿主细胞的毒性。 1.luxS基因的克隆与LuxS蛋白的表达纯化 根据NCBIGenebank中提供的APP4074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以APP4074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了lux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其连接到了表达载体pET-28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菌中进行了高效表达,菌体蛋白上清用His-Ni2+亲和层析柱进行了纯化,对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和Westem-blot分析,得到了可溶性的,浓度为1.072mg/ml的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25KD)。 2.LuxS酶酶促动力学研究 采用DTNB显色法测定LuxS酶促反应产物高半胱氨酸(HCY),测定了LuxS酶的初速度,确定了其最适反应酶浓度43μg/ml,最适反应时间为5min,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8.0。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定了LuxS酶对底物SRH的米氏常数Km为223.40μM,最大速率Vmax为15.36μM·min-1。 3.基于酶活的LuxS抑制剂的筛选 对163个化合物(Specs(Delft,Netherlands))进行了基于LuxS酶活的抑制性初筛,得到了5个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20%)的LuxS抑制剂,确定了其中4个抑制剂是竞争性抑制剂(48号、75号、135号和150号),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的抑制常数Ki(59μM,51μM,176μMand90μM)和半数抑酶浓度IC50(0.323mM,0.279mM,0.965mMand0.49mM);另外一个抑制剂(146号)是反竞争性抑制剂,无法求得Ki和IC50。 4.LuxS抑制剂对细菌抑制活性的检测 对筛选出的5个LuxS抑制剂,用BacTiter-GloTM微生物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活菌数的方法,分别检测了它们对胸膜肺炎防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半数抑菌浓度(MIC50),筛选出的150号抑制剂对这5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50均在200μM以下)。 5.LuxS抑制剂的细胞毒性评价 用CellTiter-Glo萤光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活细胞数的方法,测定了5个LuxS抑制剂对BHK-21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48号、75号为150μM,135号、146号和150号均大于250μM),结果表明,135号、146号和150号化合物的MIC50均低于其CC50,可作为潜在药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