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地日益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正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主动应对生产分工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产业国际化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微观基础,产业的国际化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直接结果。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选取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影响这一论题进行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影响理论的总结;二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并总结出规律;三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证检验;四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想模型的构建。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形成以产业升级为目标的基本分析框架得到以下结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起步晚,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的流入与流出存在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非金融类投资集中于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投资的区位集中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不符合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求;投资企业的主体结构不合理,主要以国企及中央企业为主,以东部发达地区企业为主,海外投资的产业关联效应及对地区经济发展拉动效应有限。存在投资区位及方式选择和产业组合不适应现象,降低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结构效应有正负效应两种:正效应指有助于提升母国国内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转型;负效应指其会导致母国某些产业因投资不足而衰败;综合效应根据具体国情决定。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的传导效应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对外直投资与进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模型,结果表明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的产业升级有稳定和持久的正向效应,但并不十分显著。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理想构架,这为对外直接投资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照标准。对于瓶颈产业,如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要大力发展;对于先导产业要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对于主导产业中一些成熟技术行业要增强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贸易联系,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对于支柱产业应鼓励国内投资。最后根据分析总结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