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性教学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教育衔接问题受到了各国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语文教学的衔接。尤其是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课标中提出九年一贯的整体教学思想,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也由此进入到了研究领域。古诗词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研究相关衔接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法,厘清小学高学段与初中的古诗教学现状,认为目前小学升初中的古诗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断裂,并进一步分析了小学升初中古诗教学出现脱节的原因。本文将针对具体脱节的原因提出构建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教学的对策,以期为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性教学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教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前人对古诗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对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教学进行概述。本章首先对古诗、语文衔接教学、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教学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分析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学段与初中两个学段古诗教学的不同要求;再次,通过对小学高学段与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选编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最后,对小学高学段和初中两个学段学生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教学的现实基础。第二章是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性教学的现状及析因。本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分析出小学升初中古诗教学脱节的表现及其原因。第三章是笔者对小学升初中古诗衔接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此部分是本篇论文的重要部分。主要针对小学高学段与初中古诗衔接教学目前存在的脱节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衔接建议。在教学目标上,提出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目标的衔接。在教学内容上,建议在古诗背景、意象、知识、主题等方面进行衔接。在教学方法上,古诗衔接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再局限于诵读法、情境创设法,还可以灵活采用批注法、体悟法等进行衔接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注重评价目标的一体化,遵循评价内容的一贯制,实现评价方式的连续化。通过教学评价的衔接,更好地实现小学升初中古诗教学的衔接。第四章是基于第三章中提出的教学建议,以《望岳》为教学文本做出的教学设计。继而在衔接目标、内容、学生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反思。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的基本观点,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小学升初中的古诗教学能够顺利衔接。
其他文献
为指导兽医临床中应用阿莫西林纳米粒治疗沙门菌病的给药方案,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了阿莫西林纳米粒对沙门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表明:阿莫西林纳米粒在(0.5~4)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3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综合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综合组同时给予吞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对4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发生跌倒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收治的老年
实现学生大概念的连续进阶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普遍共识,各学段的教师应当在展开教学之前充分思考学生从何处来(认知起点)、往何处去(课程目标)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跨学段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