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裂术后中耳炎转归及咽鼓管功能声测法改良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前瞻性地研究腭裂修补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情况,尝试找出影响分泌性中耳炎预后可能的因素,找到腭裂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较为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案。并且,使咽鼓管功能声测法从理论依据到应用层面得到改良,并初步应用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方法:第一,本研究入选了30例年龄在10月至2周岁之间的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并在腭裂修补术后进行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所有入选的患儿均在手术前一天完成了声导抗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和腭部CT平扫,并且在术后一月、三月、六月、一年再次行声导抗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气导脑干诱发电位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恢复情况。第二,本研究基于数字音频信号分析技术对音频信号从前鼻孔传至外耳道通路上相应的生理声学特征参数进行研究,提出更为合适的测试声源信号和正常值标准,以使咽鼓管声测法系统得以完善。最后,将改良声测法应用于3-14岁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中。结果:第一部分研究中50例鼓室图B型的患耳中,有10个患耳(8例患儿)在术后一年内分泌性中耳炎得到痊愈,有3个患耳得到好转,总好转率高达26%。II度深组和II度浅组恢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8例中耳炎病情好转的患儿中有7例(87.5%)是在术后半年内鼓室积液情况好转。第二部分研究通过静态实验和吞咽动作配合的动态实验找到合适的测试信号为3.5kHz及4.3-5.1kHz频段的纯音线谱,发现了吞咽最强时刻后声源信号的曲线变化,并提出了计算LVc>6dB作为咽鼓管有效开放指标。第三部分研究证实改良咽鼓管功能声测法能够在3-14岁儿童中应用,正常对照组和分泌性中耳炎组中分别有84.2%和58.3%的受试者能探测到咽鼓管开放。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在腭裂患儿中发病率很高,在腭裂修补术后建议随访半年,如鼓室积液无好转,建议行鼓膜置管术。不完全性腭裂合并中耳炎的预后与腭裂程度并不完全相关。3.5kHz及4.3-5.1kHz频段的纯音线谱是咽鼓管功能声测法合适的测试声源,改良后咽鼓管声测法能够在3岁以上的儿童中应用。
其他文献
镁合金的强韧化技术是拓宽镁合金作为轻质结构材料的应用领域的关键。含LPSO结构的Mg-RE-Zn/Cu合金以其出色的室温及高温性能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LPSO结构作为一种沿着镁基体基面堆垛生长的多型结构,在其精细结构和形成转化机制逐渐被揭示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对其在镁合金中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关于LPSO变形机制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其增强机理的基础。现有的研究表明LPSO的变形主要靠基面滑
肿瘤恶病质(Cancer cachexia,CC)是一种代谢性多因素不可逆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体重损失,特别是骨骼肌和脂肪的消耗。骨骼肌损失导致肿瘤恶病质患者行动障碍、对癌症治疗的耐受性降低,同时也增加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反,研究报道通过保存骨骼肌质量可延长肿瘤恶病质患者的生存期。此外,2011年多国专家在形成《肿瘤恶病质的定义与分类—国际共识》,对肿瘤恶病质进行重新定义,也强调骨骼肌萎缩对肿瘤恶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治疗手段多样,但总体而言预后仍较差。已有研究证实,乏氧微环境与与肝癌进展及预后差密切相关,而其中的调控机制尚未充分研究。乏氧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抵抗、侵袭转移等,而HIF-1α是乏氧时的关键调节因子。YAP是Hippo通路下游关键的效应因子,有研究表明YAP在乏氧时被激活,而YAP在乏氧微环境中对肝癌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首先,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我们发现
目的:喉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基于干细胞移植的基因疗法有望改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我们明确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否具有潜在喉咽癌归巢能力,探索杆状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BV-AAV)介导碘化钠同向转运体(NIS)基因修饰BMSCs靶向喉咽癌放射性131I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构建含有Luc-P2A-eGFP或NIS序列,侧翼插入AAV来源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
目的:通过CT测量和Mimics软件分析来研究球后颗粒脂肪注射对于创伤后的眼球内陷畸形的改善作用及临床意义,探寻球后颗粒脂肪注射的合理路径和注射部位以及定量方法。方法:动物实验中选择体重为3kg的正常新西兰大白兔12只,每只新西兰白兔的右侧眼窝作为实验组,左侧眼窝作为对照组,先通过对右侧眼窝进行眼窝凹陷的造模,待模型成熟后从大白兔的右侧腹股沟皮下取得脂肪,制得脂肪颗粒,再通过眼眶下壁分离眼眶内组织
研究目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是一组发生在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HPCs)水平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具有染色体易位和体细胞突变的特征。通过研究AML常见的基因突变谱(重点关注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组FLT3-ITD、NPM1及DNMT3A突变),初步探讨单独或协同基因突变对AML发病的临
第一部分新生大鼠耳蜗K?lliker器支持细胞的原代培养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建立K?lliker器支持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体系,探讨其在离体培养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模式。方法:取出生1到3天的SD大鼠耳蜗,在高倍显微镜下通过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相结合的办法分离出纯K?lliker器,进行体外组织培养,并对分离的K?lliker器支持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扩增的办法进行鉴定。结果:免疫组化染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从大陆架走向深海,深海立柱式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深海立柱式平台在工程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涡激运动。涡激运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首先,涡激运动出现在高雷诺数流动下,且涉及到包含大分离的湍流流动,带有强烈的非定常特性;其次,立柱式平台的外观型式复杂多变,包括Spar、张力腿、半潜式平台等多种形式,部分平台带有螺旋侧板等附体;第三,在实际情况下,立柱式平台虽然有系泊系统
第一部分微创袖型切除手术对比开胸袖型切除手术的匹配性分析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微创外科手术和开胸手术在支气管袖型切除中的围手术期结果和肿瘤学效果,证明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557名确诊为中心型肺癌、拟行微创外科手术或开胸袖型切除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排除了55例中叶袖型切除和中下叶袖型切除的病例,进行了倾向性评分
背景/目的:线粒体谷胱甘肽(mitochondrial glutathione,mGSH)作为一种细胞抗氧化剂,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保护作用。虽然,目前对mGSH的转运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以往的研究表明,位于线粒体内膜的2-氧戊二酸酯(OGC;SLC25A11)和二羧酸盐(DIC;SLC25A10)作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