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schemicstroke, LAA)急性期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科学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改善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发病1天之内入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并确诊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28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门诊性别、年龄匹配的282例健康体检者。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测定相关生化指标等,入院后14天或出院时行MRS评分。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尿酸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病例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吸烟、饮酒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SUA、SBP、DBP、TG、LDL、HsCRP、 Fib、BMI较对照组高(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轻度、中度、重度缺血性脑卒中三型之间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对不同病情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尿酸行两两之间的LSD-T检验,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分析得出在大动脉粥样性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尿酸与SBP、TG、FBG、LDL、HsCRP成正相关(P<0.05)。4、单因素分析大动脉粥样性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高尿酸血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FBG、LDL、HsCRP、BMI、NIHSS(病情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LDL、HsCRP、病情严重程度为预后不良的危险指标,而高尿酸血症不能作为预后不良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尿酸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血清尿酸水平越高。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型脑卒中急性期血清尿酸与SBP、TG、FBG、LDL、HsCRP成正相关。3、急性期血清尿酸不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可能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血清学异常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