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媒体融合日益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改革创新,新闻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高校承担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要使命,也是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新闻舆论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基于此,本文在详细梳理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溯了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深入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的现状,梳理了高校在新闻舆论育人方面的成效,进一步分析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要求、原则、方法和优化路径四个层面来阐述了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的策略研究。具体说来,本文主要内容共四章: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情况进行述评,分析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概述。对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新闻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继承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思想。第三章是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的现状。主要从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在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氛围育人、阵地育人等方面的成就展开,但目前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还存在育人目标有待明确、育人队伍有待提升、育人方法不够丰富、育人成效不够显著等问题。第四章是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策略。从宏观上明确了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要遵循的要求。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工作要遵循党性原则、求实原则、主体原则和创新原则。做好高校新闻舆论育人要采用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感染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意见领袖法等方法。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目标价值、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去提升高校新闻舆论育人实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家庭收入逐渐提升,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但停车设施建设的滞后使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出现了停车难的现象。停车难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城市拥堵、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了更好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彻底解决停车难问题是关键因素。南充市坐落于四川省东北方向,属于川东北区域的中心城市;截止2019年南充市机动车保有量在四川
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维护社会整体稳定方面都能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9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下,我国经济仍然能在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先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都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分不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提升作用。同时作为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传统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而有效延续红色基因的优良传统。这是促进新时代前行的精神动力,新时代要让红色基因体现它的优势,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问题。但是,新时代民众对于红色文化认同的需求是什么,以及需要它的原因和提升新时代民众红色文化认同的对策是什么,这些亟待解决。本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红色文化认同的主要概念
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升级。“四种形态”作为开展监督执纪工作的策略与方针,被正式载入党内法规。“四种形态”科学回答了“如何执纪、为何监督”等问题,深刻解答了当下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并指导了监督执纪工作的开展。“四种形态”是党中央在反腐倡廉新形势下,着眼于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所提出
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凸显。“微腐败”问题损害党和政府与群众关系、破坏社会崇廉尚俭风气、动摇社会稳定根基。当前,全国范围内“微腐败”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微腐败”衍生的恶劣影响时常显现。因此治理“微腐败”问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任务,加强“微腐败”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成了必然要求。廉洁政府研究的深入为“微腐败”治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路径参考。自20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边地区因长期受地方军阀高压统治,加之地势影响,交通不便,经济水平十分落后。中国共产党将此地的实际情况与其建设经验充分结合,因地制宜,调动当地人民群众参与到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使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得到快速发展,成长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充分组织和团结川陕边人民群众,调动当地人民群众
政党政治时代,政治认同问题即处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是否对政治客体产生内在的心理归属和外在的行为支持,业已成为党长期执政、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其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然而,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等尚未形成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易受错误社会思潮和社会转型所出现的问题
2020年初,我国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中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在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孕育而成的抗疫精神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巨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精神推动力。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学生整体获得感。本文以抗疫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研究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大型官修类书之一,收录了汉魏到隋唐出现的众多女性复仇故事,体现出汉唐小说作家的复仇思维、理想女性审美、伦理道德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社会教化效用及文学影响价值。但当前少有对《太平广记》女性复仇故事这一主题进行整体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与跨学科研究法,通过梳理《太平广记》所收的四十八条女性复仇故事,考察《太平广记》汉唐小说家眼中的女性复仇行为及其形象。文章首先对《太平广
珠英学士因编纂《三教珠英》而得名,他们是武后时期宫廷文人的代表,也是初唐文学转变之关键人物。武则天大足元年(701),《三教珠英》书成,崔融将参与编撰学士的诗作汇集成《珠英学士集》(简称《珠英集》)五卷,《中兴间气集·序》《新唐书·艺文志》《唐会要》《郡斋读书志》等皆有著录记载,宋元以后散佚,却因敦煌藏经洞内发现的P.3771、S.2717二残卷得以重见天日。历来对P.3771、S.2717写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