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缓释细胞因子(GM-CSF&IL-2)微球治疗肿瘤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特异性免疫机制的激活有赖于相关细胞因子在肿瘤部位的浓度。通过细胞因子的局部缓释给药在肿瘤部位形成持续可控的释放源是一个理论上合理的方案。但是这一方案却受到缺乏蛋白长效缓释方法的制约。本文旨在开发GM-CSF和IL-2微球给药系统,通过这两种细胞因子在肿瘤局部的长效缓释,最终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方法:首先采用低温水相-水相乳液法将GM-CSF、IL-2分别制备成多糖玻璃体颗粒,然后通过S/O/hO乳化-溶剂挥发法分别将上述颗粒包封于PLGA/PLA中制备核壳结构微球,采用ELISA法重点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通过建立血浆GM-CSF、IL-2浓度的测定方法,考察微球的体内释放行为。建立BALB/c小鼠的皮下结肠癌模型,通过考察肿瘤体积变化、肿瘤重量和抑制率、小鼠体重变化、血清IFN-γ水平和肿瘤切片,探究细胞因子微球经局部注射后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本文通过低温水相-水相乳液法和S/O/h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GM-CSF、IL-2两种微球。该法制备的两种微球外观圆整,粒径均一,体外释放平稳,接近零级缓释,缓释时间接近30 d。两种微球分别在SD大鼠上进行了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体内释药较为平稳,可以有效缓释21天左右。最后,我们以BALB/c荷瘤小鼠为模型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GM-CSF与IL-2微球联合给药后对上述皮下结肠癌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相同剂量下的GM-CSF、IL-2溶液或两者的组合。结论:GM-CSF&IL-2微球经局部注射联合给药后能够有效抑制BALB/c小鼠皮下结肠癌的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microRNA-193b (miR-193b)前体Ad-pre-miR-193b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鉴定其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高效表达miR-193b对K562细胞的抑制效
<正>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节公开课中,授课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评价归宿,尝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建构课时知识结构,着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ICP-MS)测定中药三七粉中Cr、Cu、As、Cd、Sn、Pb等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微波消解法前处理三七粉样品,分别以Sc,Ge,In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在癌症相关的死亡中位列第四。尽管近年来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重要突破,仍有许多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目前发现凋亡抑制蛋
<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主持党中央工作以后,向全党全国发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的号召和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极大地校正着我国前
目的:探讨减影MRI对脑膜瘤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集术前进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脑膜瘤40例,每例在同层面轴位增强T1WI及减影MRI上分别测量瘤
战争对人口影响的历史考察续建宜刘亚林(空军政治学院历史教研室上海200433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73000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很突出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铂类的双药方案和非铂类单药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及构成已成为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它关系到广大居民、学校、政府进行教育的投资决策,关系到政府财政的拨款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及其突变体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蛋白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相互作用对膀胱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1.以pCMV-3xflag-ANG为模板,用高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