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纤维LS-SBBR工艺强化生物除磷与自养脱氮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排放中的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新型生物膜反应器以其结构简单、污泥产量少、除磷脱氮效果较好等优点,重新成为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脱氮处理领域工程应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采用以多孔网状天然纤维丝瓜络(Luffa sponge,LS)为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新工艺(LS-SBBR)进行了城市生活污水和中晚期垃圾渗滤处理的试验研究,对LS-SBBR和分置式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GS-MBR)生活污水处理中反硝化除磷作用进行了比较,并详细考察了LS-SBBR工艺低碳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的稳定性以及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生物膜自养脱氮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在LS-SBBR工艺处理低碳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中,LS-SBBR挂膜启动迅速,在试验阶段Ⅰ中COD,NH4+-N,TP和TN的处理效率分别达到了71.18%,85.01%,58.19%和64.45%。在随后的阶段Ⅱ中大型后生动物仙女虫在反应器内富集,导致生物膜厚度减少,COD去除率下降至56.11%,出水中有明显的TP、TN释放,其释放率分别达到了92.92%和33.45%,但对硝化过程没有不良影响,NH4+-N的去除率由阶段Ⅰ的85.01%上升至95.56%。在阶段Ⅲ中,通过有效控制仙女虫数量,LS-SBBR反应器恢复处理效果。天然纤维LS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其本身N、P等营养元素分别由0.3646%和0.0646%下降至0.0378%和0.0238%;试验结果表明LS填料中N、P等物质的释放对生物处理出水没有不良影响。在LS-SBBR与GS-MBR均采用A2O方式运行处理污水时,均实现了反硝化除磷作用;处理出水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LS-SBBR工艺缺氧段反硝化吸磷量为好氧段吸磷量的39.97%,而GS-MBR工艺为7.12%;GS-MBR工艺缺氧吸磷率较弱的原因是MBR缺氧段缺乏储能物质PHB,致其吸磷和合成聚磷的能力减弱而造成。在LS-SBBR工艺处理城市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中,采用联合混凝与两级LS-SBBR工艺组合,两级LS-SBBR中均出现了生物膜内好氧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CANON)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当一级LS-SBBR进水NH4+-N负荷为0.104kgNH4+-N/(m3·d),温度在30℃以上,DO为1.29mg/L,游离氨浓度为7.2mg/L时,生物膜内好氧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明显,此时反应器内NO2--N积累率为48.90%;当一级LS-SBBR进水NH4+-N负荷平均为0.229kgNH4+-N/(m3·d)时,两级LS-SBBRCOD平均去除率为64.04%,NH4+-N去除率可逐步提高至72.45%。
其他文献
结合工程实践,对哈尔滨地区软土的特征及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作以介绍.
杯形波动陀螺具有极高的Q值,一般都在20 000以上,因此仅仅0.3‰的驱动信号频率误差都会使陀螺机械灵敏度降低99%以上。针对这一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高性能
分析了零件产生氢脆的基本机理,概述了近年来65Mn弹簧垫圈发生氢脆问题的现象和特点,并从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和产品防松设计选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解决和预防65Mn弹簧垫圈
当今的翻译研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个学派对译者主体性的强调却都空前一致。然而,这种强调仍然停留在"见仁见智"的讨论性研究阶段而缺乏客观的、理论上的支撑。认知、功能翻
红托竹荪袋栽高产技术兰云龙(浙江省丽水地区林科所323000)红托竹荪是一种品质甚佳的珍贵食用菌,但由于其菌丝生长缓慢,对环境条件要求又比较严格,而采用室外生料畦式栽培,环境条件难以人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存在以下问题:城市(镇)数量激增,非户籍人口比例过大;小城市(镇)用地粗放,企业规模效益低下;城市产业相似系数较高,产业过度竞争;“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且
软式排球以其球体柔软、不易引起伤害,飞行速度慢易于判断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软式排球的教学与硬排(相对与软式排球而言)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许多教师在软排教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审计机构设置不独立等问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更新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