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混凝土层开裂的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通过在正交异性钢桥面上铺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使用栓钉剪力键将二者连接起来形成组合桥面板。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较普通正交异性钢桥面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及抗弯扭性能,有效地解决了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容易损坏及结构抗疲劳性能较差的难题。车轮荷载作用下,组合桥面混凝土层开裂现象不可避免,混凝土层开裂会影响组合桥面结构力学行为及抗疲劳性能。本文通过混凝土层开裂后的单U肋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弯曲静力试验及多U肋钢纤维砼-钢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结合组合桥面有限元模型计算,研究了混凝土层开裂后组合桥面结构弯曲变形、局部变形及钢结构疲劳性能。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混凝土层开裂造成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结构弯曲变形增大问题,通过混凝土横向开裂的单U肋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试验,运用有限元建立组合桥面模型,对比了混凝土层开裂前后组合桥面弯曲变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结构弯曲变形随横向裂缝长度、深度增大而增大,结构弯曲变形增幅最大值为19.7%;相较于裂缝长度,结构弯曲变形受裂缝深度变化影响更显著。(2)为探究混凝土层开裂对包含多个U肋的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结构局部变形的影响,采用钢纤维砼-钢正交异性组合桥面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的方式,研究了骑U肋加载方式下混凝土层开裂后的组合桥面变形行为,确定了结构变形为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局部变形。计算了混凝土横向、纵向开裂对结构局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桥面局部变形随横向、纵向裂缝尺寸增大而增大,局部变形增幅最大值为16.2%;尺寸相同情况下,混凝土层纵向开裂引起结构局部变形增长幅度更大。(3)针对混凝土层开裂引起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钢构造疲劳易损细节疲劳应力幅增大问题,使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钢结构疲劳细节应力幅分布情况,对比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结果确定了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基于组合桥面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混凝土层不同程度横向、纵向开裂的组合桥面关键钢构造疲劳细节应力幅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构造疲劳细节应力幅整体随裂缝尺寸增长而增大,其中纵肋-横隔板疲劳细节应力幅增幅最大值为29.8%;受混凝土层开裂影响最显著的疲劳细节为纵肋-横隔板疲劳细节。本文研究了混凝土层开裂对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结构局部变形及关键钢构造疲劳细节主拉应力幅的影响,为控制组合桥面混凝土层开裂提供基本方向,具有工程实际意义及工程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对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传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化铁路建设需要。运用BIM技术整合工程信息,实现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是铁路建设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铁路工程项目复杂性,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发展现处于探索阶段,技术应用存在专业、阶段割裂性,缺乏统一的整体组织架构。本文在国内外BIM技术和架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铁路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等交通建设工程也随之增多,由于部分铁路工程不得不建设在地形复杂的山地或丘陵地区,往往会形成高大的路堑岩质边坡,这些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因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蒙华铁路内乡西站附近工点的岩质边坡坡高较高,坡度较陡,地质条件复杂,且大多为顺层边坡,边坡容易发生失稳破坏。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西站附近工点的某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极限平衡法、FLAC3D数值模拟以及
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胀融沉问题会使路基产生严重病害、上部轨道结构变形从而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现有桩板结构路基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解决高铁路基沉降变形问题,在控制非冻土区路基变形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是在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措施中鲜有应用。桩板结构路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冻土地基处理措施,它的工程适用性亟待进一步研究。文章首先通过基本土性试验对现场土性质进行分析,借助模型试验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桩板结构
学位
学位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及周围地层的长期沉降作为一种地铁隧道病害,广泛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地铁线网中。特别是当地铁隧道修建于软土地层中时,该长期沉降甚至可以发展到惊人的量值,不仅严重威胁地铁线路的结构与运营安全,还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建立列车荷载作用下隧道-地层系统长期变位的有效预测手段,并探明隧道-地层系统车致长期变位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有鉴于此,本文采用现场测试
自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国务院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并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以来,经过近十年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耕耘努力,在多个领域开启了示范引领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变革之路。其中,“善政”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惠企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依托“互联网+政务”、人工智能等智慧手段赋能“善政”服务,结合当前生态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创新搭建“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企业服务平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智
采用优质轻型材料换填过渡段填土是一种主动解决过渡段不平顺问题的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泡沫轻质土良好的工程特性以及在公路领域路桥过渡段的优秀表现,将其引入铁路领域过渡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铁路线路的特殊性,泡沫轻质土在公路路桥过渡段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技术仅能作为参考,尚不足以支撑其在铁路领域的推广。因此本文依托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课题代码:17G01),通过
高速远程滑坡常常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重点研究对象。不少学者对高速远程滑坡的变形过程、形成机理和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于大变形滑坡动力过程往往会涉及到颗粒破碎,孔隙水压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孔隙水压对滑坡的启动及运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数值计算方法很难去考虑这类问题,而物质点法(MPM)在处理大变形情况(如高速远程滑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鉴于此,本文基于滑动面颗粒破碎引起的孔
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需求和高强材料的广泛采用,桥梁正向着长大化,轻薄化发展,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发生风致振动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近年来,包括西堠门大桥、虎门大桥在内的多座大跨度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涡激振动问题。因此准确评估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抑振措施在实际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桥梁涡振性能的研究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是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然而实际桥梁为三维结构,如何利用准二维节段模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