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语,作为屈折性语言,没有像汉语补语一样的语法句法现象,修饰谓语动词的句子成分只有状语。要把捷克语状语翻译成汉语,有两个可能性。一是把它翻译成像汉语一样的状语;二是把它翻译成程度补语。状语和补语在汉语里是有语义差别的,但是母语为捷克语的汉语学习者经常是看不出差别来的。具体应该翻译成什么只能根据语境来决定,而且翻译方法的选择通常依赖于语感。捷克的中文学缺少这方面的语言研究,我们在汉语教学中遇到上述问题时就解释不了,汉语学生则掌握不好这些问题。因此,本论文通过例句对比分析,总结出汉语状语与程度补语的用法规律,并对捷克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的第一节说明汉语状语和程度补语的互换性带来的问题以及本论文主题选择的动机;第二节介绍相似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和捷克的中文学概况;第三节则说明本论文对比分析材料的来源。由于在进行对比研究时,需要使用来自中国和捷克两种不同的语言学术语和对语言现象的理解,所以第四节我们对这些差异进行梳理,并讲明我们在本论文里采用的相关语法和句法术语和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之前,我们逐一介绍相关语法句法点。第二章第一节,我们首先描写汉语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功能和状语的基本种类;第二节,描写汉语程度补语的功能和种类;第三节,思考汉语状语和程度补语在语义方面的差别,并提供我们对汉语句子结构的逻辑理解和概念。第三章较详细地描述捷克语状语及其在句中的功能和分类,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捷克语状语相关捷克语语法点。本章我们举出很多例子,因为句子成分顺序对汉语和捷克语句法结构的了解尤其重要。第三章第二节,说明两种语言的句子词序和“语句的实际切分”的概念。第四章是本论文的主题——例句的分析。首先我们在第一节说明例句选择和分析方法;第二节根据在例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规律分为两个组,每个组包含原句跟对比句的对比和规律的解释。第三节则把通过对比发现的规律总结出来,并基于它们对捷克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