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快速的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经济发展等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病”、雾霾、酸雨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突显的重要时期,因此,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化发展质量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推动城市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模糊物元理论以及灰色预测理论进行研究,从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理论原理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在明确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对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了解其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发展特征,为后续定量分析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物元理论、熵权法和灰色预测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青岛市的城市化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揭示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态以及环境质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变化规律。在纵向方面上,主要是通过对2005~2013年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和2014~2018年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预测值的计算,来分析青岛市在时间维度上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变化和原因。在横向方面上,通过将青岛市2013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在山东省内定位以及与6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进行对比的方式,来探寻制约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原因。最后,针对以上研究内容,从六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