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我国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由于环保行业具有公共性、外部性等特征,环境保护类PPP项目的数量迅速增长,半数以上环保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PPP项目。然而2018年以来,在我国环保产业形势大体向好的背景下,几乎半数PPP概念环保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严重亏损,PPP概念环保股普遍遭遇腰斩,环保类PPP项目似乎也事与愿违的进入了“寒冬季”。我国环保企业应用PPP模式的运营绩效、PPP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题以及相关企业应该如何化解危机和改革发展,都是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PPP概念环保上市企业龙头碧水源作为研究对象,专注于环保领域,对碧水源以PPP模式运营为主的资产及经营情况、资本市场表现、财务能力以及非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和总结出其PPP模式运营过程中存在着投资业务过多、现金流入不敷出、经营重心分散、创新研发力度下降、过于依赖负债、偿债压力过大、PPP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问题、股东大比例质押股份等问题。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本人提出了择优选择PPP项目、调整业务结构占比、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优化融资结构渠道、加强经营性现金回收、提高PPP项目管理、加快进入运营期、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应对措施,为己参与及潜在参与企业提供经验借鉴,助力PPP模式在环保行业中更好的运用,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