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巨大的混凝土需求量导致砂石逐渐表现出了供不应求的趋势,且大量的采石活动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与此同时,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其中,废弃混凝土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30%~50%。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消耗,保护骨料产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再生混凝土由于其力学性能较大的变异性为结构设计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了其在结构工程中的运用。将再生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的优势,改善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对钢管再生混凝土中长柱的研究并不多,且尚不够系统。本文针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静力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进行了15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研究了构件荷载-纵向(横向)变形关系、荷载-跨中挠度关系和破坏机理;分析了长细比和再生粗骨料来源对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2)进行了39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压弯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验证了平截面假设和正弦半波曲线假设,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长细比等因素对试件偏压力学性能的影响。(3)基于试验结果和前期研究成果,确定了钢管和核心再生混凝土的纵向应力-应变关系,利用纤维模型法编制了数值分析程序进行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静力性能的分析,并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程序的合理性。(4)采用纤维模型法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长细比、偏心率、含钢率、再生混凝土强度及钢材屈服强度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静力性能的影响。(5)收集已有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数据,通过与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规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不同规程的估算差异,为钢管再生混凝土中长柱静力性能的设计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