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加重视,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也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如何实施农业保险这一WTO规则下的“绿箱”政策,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2004年至今,自中国农业保险恢复发展以来,连续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对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视和支持。2007年,甘肃省被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试点省份,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为原则全面发展农业保险。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以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为主要承办单位的推动实施下,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甘肃省农业保险需求问题是影响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甘肃省农业保险需求为研究对象,从政府需求和农户需求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制约甘肃省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原因,并采用实证研究法具体分析了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微观因素,最后为增加甘肃省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阐述了农业保险需求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由第三章组成,介绍了甘肃省农业保险需求的状况并重点提出当前甘肃省农业保险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问题主要从政府和农户两个需求主体方面来阐述。从政府需求层面来看,政府的保费补贴结构不合理,税收优惠不足,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缺失影响了政府需求的发展;从农户需求层面来看,保险公司供给水平不足制约了农户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对于影响农户自身有效需求的相关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章第三部分。文章第三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进一步探索甘肃省农户有效需求不足的更深层次原因。第四章主要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定西市安定区、渭源县、岷县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农业保险的消费角度,将农业保险与农户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农户对于农业风险的认识、农业保险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通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是否购买农业保险为因变量,以年龄、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认识、近五年农业灾害损失累计额、农户的应对风险方式、了解农业保险程度、是否参加过农业保险宣传活动、是否知道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保险作用大小认识等11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来确定农户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业风险意识和农业保险认知等方面要素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正负相关性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年龄、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近五年农业灾害损失累计额、了解农业保险程度、是否知道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5个自变量均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并均呈正相关。文章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为提高甘肃省农业保险参保率、促进甘肃省农业保险需求良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政府层面应通过改善保费补贴结构、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建立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完善农业保险组织协调机制来改善需求;农户有效需求的改善应通过提高保险公司供给水平和增加自身需求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