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岩石边坡的生态防护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是岩石坡面生态防护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功能决定于“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系统的效应发挥,开展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效应及系统稳定的调控途径研究,对系统阐明岩石坡面的植被防护机理及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工程条件下“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相互作用的力学效应、抵抗降雨效应、物质循环特征及植被功能稳定调控理论等关键,采用生物学、生态学、岩土工程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阐明了“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及效应表达,并定量出了相应的控制要素,建立了系统的调控技术体系,也从分子水平对抗逆植物金发草的抗寒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在岩石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论文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结果显示:“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系统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不仅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等自然属性,还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属性,人是这一系统的重要调节者,人为的物质能量输入对系统功能效应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坡面岩体、基质及植被是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力学、水分及养分的功能结构体,维持着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在发挥其坡面防护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恢复功能。 论文通过根系与岩体互作、“基质—根系”复合体自身及其与岩体互作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