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岩体—基质—植被互作的效应和金发草atpA耐寒基因的克隆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岩石边坡的生态防护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是岩石坡面生态防护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功能决定于“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系统的效应发挥,开展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效应及系统稳定的调控途径研究,对系统阐明岩石坡面的植被防护机理及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工程条件下“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相互作用的力学效应、抵抗降雨效应、物质循环特征及植被功能稳定调控理论等关键,采用生物学、生态学、岩土工程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阐明了“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及效应表达,并定量出了相应的控制要素,建立了系统的调控技术体系,也从分子水平对抗逆植物金发草的抗寒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在岩石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论文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结果显示:“坡面岩体—基质—植被”系统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不仅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等自然属性,还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属性,人是这一系统的重要调节者,人为的物质能量输入对系统功能效应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坡面岩体、基质及植被是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力学、水分及养分的功能结构体,维持着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在发挥其坡面防护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恢复功能。 论文通过根系与岩体互作、“基质—根系”复合体自身及其与岩体互作的力
其他文献
为探索个性多样化对团队学习的影响,引入团队内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解析个性多样化对团队学习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79个工作团队336名企业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难题,许多发达国家都努力寻求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办法并积累了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移栽深度、培土次数和高度、施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等处理因素对烟草根系生长以及吸收活性所产生的影响,探索了在同等供肥水平下,提高烟草对氮、钾养分吸收
目的了解惊恐障碍患者惊恐发作时躯体症状和发生频率。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8月至2002年11月门诊诊断为惊恐障碍的48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分类。结果惊恐障碍患者最常出现
<正>2012年1月16日,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确定了2012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各级政府要深入学习领会、全
目的探讨性自慰行为与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173例确诊为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性自慰行为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初次性自慰年龄、频率、性自慰病程、
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南昌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其提出相应的营养指导建议及调整措施,初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行营养支
改变机械式、单子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和教师主体主导性的双主体能动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实施"双主体"教学不仅是落实"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