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和临床防治措施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探讨放疗后出现大出血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1846例鼻咽癌患者中出现放疗后大出血的30例纳入本研究,回顾分析放疗后出现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记录3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病理分型、首程放疗至复发再程放疗的间隔时间、是否合并颅底侵犯和是否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并按AJCC TNM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出血时根据出血量和其他临床情况采用凡士林纱条后鼻孔填塞止血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术;并分析出血前的诱因以及症状和体征,出血与年龄、肿瘤TNM分期、首程放疗至复发再程放疗的间隔时间、颅底侵犯以及吸烟饮酒的关系,治疗措施等。评估所有病例的平均出血量和放疗结束至大出血的时间,探讨其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大部分患者出血前无明显特异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表现为少量鼻出血伴恶臭和头痛,并且出血前无明显的诱因。2、26例(86.6%)患者行凡士林纱条后鼻腔填塞止血术,4例(13.3%)患者行DSA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术。两种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3、高龄、肿瘤分期晚、合并颅底侵犯、再程放疗的患者的出血量更多(P=0.005,P=0.042,P=0.037,P=0.017)放疗结束至大出血的时间更短(P=0.001,P=0.003,P=0.041,P=0.017)病情更为凶险。其他因素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1、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病情凶险,保持气道通畅和生命体征平稳,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后鼻腔填塞止血术和DSA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目前可行有效的止血措施。3、高龄、肿瘤分期晚、颅底侵犯时、再程放疗的患者出血量更多,放疗结束至大出血的时间更短;病情更为凶险。4、饮酒、吸烟等是否与出血量和放疗结束至大出血的时间有关有待进一步论证。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国内发展迅速,作为一种融资途径开始深受房企的青睐,其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那么地产基金最喜欢将钱投向哪里?答案是下面十大城市。1TOP地
基础规范作为凯尔森法律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对于凯尔森所创立的纯粹法理论的作用自不待言。但是,自始至终,凯尔森并没有对基础规范的性质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先是根据新康
从20世纪末至今,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项目逐渐走进课堂,并从最初只关注媒介中什么内容是真实的,逐渐转变为怎样教会人们批判地思考媒介内容的真实性。
污水处理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中有机质、氮、磷的含量均远远高于西北地区土壤中相应的成分含量,有着极好的农业肥料应用前景,目前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污泥中重金属超标问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组已完成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第5版)的研制工作,并已通过中国科教评价网正式对外发布本次评价结果。《石油天然气学报(江
在分析当前路基工程施工与养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与养护决策支持系统,从数据支持、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3个层次设计了系统的逻辑结构,从信息采
为分析耐盐植物碱蓬根系真菌的组成和耐盐程度,采用常规植物组织真菌分离方法对盐碱地中生长健康的碱蓬根系进行真菌分离,将分离得到的真菌在不同Na Cl浓度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s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常见肿瘤。治疗早期肝癌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手术切除,但药物的化疗仍是中晚期肝癌患者重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结合当下建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为依据,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总体柩架、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因地
丝状真菌作为细胞工厂在生物技术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药物、化学试剂和酶类。近年来,丝状真菌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利用丝状真菌表达异源蛋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