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甲膜穿刺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战时多发的颌面部复合创伤、吸入性呼吸道烧伤以及急性喉梗阻等伤(病)员,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梗阻。而在负伤或发病现场,一般无法由医护人员及时施行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切开,不能快速有效的建立静脉给药通路,如不及时处置就会发生呼吸困难,导致机体缺氧以致窒息死亡。因此,由连、营基层卫生员等现场急救人员进行正确、快速的环甲膜穿刺,并建立人工气道、吸出血性分泌物、高频喷射供氧,可以有效提高伤(病)员的救治率。本论文研制了环甲膜穿刺装置,并通过在急救中的应用,证实该装置通过施行环甲膜穿刺置管通气并供氧,可以有效提高上呼吸道给氧障碍类伤(病)员的紧急救治效果(颌面复合创伤,呼吸道吸入性烧伤,急性喉梗阻,声带喉肿瘤,破伤风痉挛,经口鼻气插困难及进行喉手术需开阔视野,心肺复苏气管给药等)。部队基层医护人员和官兵通过观看、示范教学,在人体模型上穿刺训练,在短期均能在四项急救技术的基础上掌握此项紧急通气技术。环甲膜穿刺装置可用于平战时负伤发病现场,对严重的上呼吸道阻塞及心肺复苏类伤(病)员的紧急救治,具有便携、快速、简单、微创、有效的特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并有望成为部队自救互救战前训练需要掌握的第五项急救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图象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实现了临床医学图象的有效管理和共享,目前已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PACS系统的建立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相对高速和廉价的宽带网技术使医学图象海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而基层医院的PACS规划建设也已经纳入议事日程。DICOM标准是医疗设备的国际标准通讯协议,医学图像的数据通讯都是遵循DICOM标准的。目前国外的医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