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B期宫颈癌CT模拟定位192Ir三维近距离治疗剂量体积参数与临床疗效关系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模拟定位192Ir三维近距离治疗剂量体积参数与ⅡB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贵州省肿瘤医院乳腺妇瘤科收治的45例经病理证实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采用同步放化疗和腔内近距离治疗。盆腔外照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剂量50.4Gy/28f,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洛铂。盆腔外照射35.0~40.0Gy时通过阴道镜和盆腔核磁共振(MRI)评价宫颈肿块消退情况后行每周一次 CT模拟定位192Ir三维近距离治疗。每次治疗前行CT模拟定位,勾画肉眼可见肿瘤靶区,命名为GTVcer1、2、3,勾画宫颈癌镜下可见肿瘤靶区(HR-CTV1、2、3)和低危亚临床病灶(IR-CTV1、2、3)和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利用Oncentra4.3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GTV单次处方剂量为5Gy/f,共5次。  结果:  1.内外照射90%GTV和90%CTV的EQD2分别为89.4Gy±1.2Gy和85.2Gy±5.8Gy(α/β=10)。90%的处方剂量对GTV、CTV的覆盖率分别为97.0%±2.0%和95.0%±3.0%;  2.放疗结束6个月内有效率(CR+PR)为95.5%(43/45),1年盆腔局部控制率为91.1%(41/45),复发患者的HR-CTV的平均D90为79.2Gy,而未复发组平均D90为87.4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5例患者中共有32例(71.1%)发生Ⅰ~Ⅱ级以上放射性肠炎,其直肠D0.1cc、D1cc、D2cc和 D5cc与未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组28.9%(13/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分别统计早期及晚期放射性肠炎患者剂量体积参数,发生Ⅰ~Ⅱ级早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为48.9%(22/45),其直肠D0.1cc、D1cc、D2cc和 D5cc与未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组51.1%(23/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Ⅰ~Ⅱ级晚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为22.2%(10/45),其直肠D0.1cc、D1cc、D2cc和D5cc与未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组28.9%(13/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Ⅲ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均无尿频、尿急和尿血等急、慢性放射性膀胱炎并发症发生。  结论:  CT模拟定位192Ir三维近距离治疗联合盆腔外照射治疗ⅡB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确切,靶区覆盖率高,1年盆腔局部控制率可,毒副反应可耐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植物激素用在茶树上能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我们引用德国生产的植物动力2003、国产植物细胞分裂素和黄腐酸钠在早春茶叶萌发期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