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在1998年5月进行核武器试验后,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在这之后,印度公开表示要继续其核武器化进程,并开始制定与实施它的核战略。本文即是以正在发展中的印度核战略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下列问题:印度为何走向公开核威慑之路?印度核战略具有哪些内容,其特征是什么?它将会对国际安全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是关于印度核问题的战略研究。现实主义是战略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分析范式,核威慑理论则是研究核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印度从现实主义的逻辑出发,主要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威慑对象来发展它的核战略,因此,对印度核战略的研究同样离不开现实主义分析范式以及核威慑理论这一分析工具。但是,任何一国的战略首先源自国内,其战略行为受到本国特定战略文化的重要影响。故而,本文还运用了战略文化的分析范式,并围绕战略文化这个核心概念来分析印度核战略的国内根源。全文分绪论和正文六章内容。在绪论中,作者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界定研究对象,评述研究现状,以及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理论方法与基本框架。第一章论述了核战略以及印度的核战略。作者首先在对各种战略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战略以及核战略的概念做出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在这之后,本章还对战略研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梳理,然后在分析西方核战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印度自身的政治决策过程以及历史经历来阐释印度的核战略。第二章运用战略文化的分析范式来探讨印度核战略的国内根源。尽管战略文化的分析范式已在战略研究领域广为运用,但是从事战略研究的学者对战略文化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对战略文化分析范式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战略文化概念。接下来,作者重点分析了印度战略文化的来源、思想基础及其特征。本章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当代印度的战略文化与印度核战略之间的关联。第三章分析影响印度核战略的国际因素,这种分析主要从全球核权力体系和地区安全威胁这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印度对国际核秩序的“歧视性”认知是印度最终做出追求核威慑战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追求发展核战略的国家而言,外来威胁是它们制定核战略理论并据此进行核战略实践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中国的核威胁”和巴基斯坦因素是印度发展核战略的两个主要依据。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印度核战略的理论原则以及印度核战略的实践。如果说核原则是核战略的“软件”,那么核力量则是核战略的“硬件”。一项完整的印度核战略也由这两大部分构成: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可信的、最低限度的威慑”这两大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印度正致力于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第六章评估了印度核战略的影响。印度的核战略以巴基斯坦和中国为主要威慑目标,这必然会对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和中印之间的安全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了约瑟夫·奈提出的“核学习”理论来分析印巴核威慑关系的稳定性。接下来,在分析印度核战略对中国安全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的南亚政策需根据新变化的战略环境做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