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腰麻多属盲探性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低,反复穿刺并发症多。且对于一些体型肥胖患者来说,腰麻穿刺更是困难,穿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腰麻多属盲探性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低,反复穿刺并发症多。且对于一些体型肥胖患者来说,腰麻穿刺更是困难,穿刺深度更是难以把握,其过深的穿刺亦势必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精准预测穿刺深度对保障腰麻安全至关重要。超声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领域被广为应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超声预测硬膜外腔穿刺深度的研究较多,而关于超声预测腰麻穿刺深度的临床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使用超声测量皮肤至蛛网膜下腔的距离,对比分析其与实际穿刺距离的相关性,探究超声用于预测蛛网膜下腔穿刺深度可行性,以期为临床腰麻穿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腰麻下行择期手术的非孕产妇患者160例,ASA I~II级,年龄18~85岁。排除既往有腰背部手术、脊柱畸形病史,腰麻禁忌症以及腰麻穿刺失败患者。对于符合标准的患者,在麻醉前采用超声测量并记录患者L3-4间隙皮肤至蛛网膜下腔的距离(ultrasound estimated depth,UD),后由另外一名未知UD的麻醉医师在L3-4间隙实施正中入路腰麻穿刺术,见脑脊液流出后用无菌钢尺测量皮肤至针尾的距离,记录此时腰麻穿刺针的实际穿刺距离(needle depth,ND)。运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运用Bland-Altman分析检验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共160名患者参与本研究,其中16例患者因故被剔除试验。结果表明,UD小于ND(4.63±0.53 cm vs 4.94±0.63c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示二者间有显著相关关系[r=0.83,(95%CI:0.78~0.87,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ND=0.43+0.83*UD;95%的一致性界限为-0.39~1.00 cm。结论:超声测量下皮肤至蛛网膜下腔的距离与实际穿刺深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超声可以用于腰麻穿刺深度的预测,为腰麻的安全实施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从文献、图像两方面对商鼎进行考察研究,着重探讨了鼎与吉金,鼎与太牢、少牢,鼎与鬲、甗的相互关系,并对饕餮纹进行了专项探讨,从而加深、加强人们对商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农药缓释剂具有保护原药,提高利用率,延长持效期,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s)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粒径易控制,孔隙均匀,内外表面容易改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正成为药物缓释领域的研究热点。现阶段MSNs制备流程较复杂,成本偏高,在农药领域推广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以阿维菌素为模型药物,对现有MSNs
在区域治理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同的治理类型正影响着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治理的深度和广度。由于这一地区特有的政治文化对该区域治理模式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起着
近期,德国马尔堡大学博士贾树新刊登文章说,在德国,如果纳税人在上一年中对低于最低收入的父母进行了经济援助(也就是赡养费),那么这一部分花费将在个人总收入中扣除。也就是说,这部
5月5日,吉林油田继完成147区块调堵结合试验6口井的方案设计后,正式进入现场试验阶段。这种新的低成本、强有效调堵体系的现场应用,标志着改善水驱的压裂式调剖堵水工艺关键
<正> 本文以1978—1987年广东物价指数变化(见表一)建立一个坐标图表(见图一),其中,横坐标为自变量:年序(X),纵坐标为因变量:物价指数(Y)。把图一的黑点划分为三个区间,可发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构建覆盖所有企业、个人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和信用评价,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从各方面影响企业的
在经济知识化、社会信息化日趋发展的今天,物流企业已跨入信息密集型企业行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信息能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具备信息能力的物流企业能够在呈几何级数爆炸性
为了提高漏失井注水泥堵水施工的成功率,研制应用了漏失井注水泥配套装置。该配套装置主要包括液压和水泥装置和漏失井维持地层静压力系列注水泥装置。对于漏失不严重的油井,研
软件质量管理是软件质量的重要保证途径之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传统的质量保证方法已经难以更好的适应当前软件敏捷开发方式。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更多的软件项目服务于多变的,激烈竞争的市场,软件本身涉及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团队选择轻量型的敏捷方法来代替软件工程史中重型的开发方法。在几乎所有的敏捷开发过程中,测试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敏捷方法的增量特性,及其流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