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结合国外金融发展趋势和国内实际需求,我国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融资融券业务引入了信用交易机制和做空机制,发展时间较短,却在上市证券公司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融资融券业务对上市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有助于发现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及制约盈利能力提升的因素,明确证券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方向。 在梳理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运行机制、运作流程的基础上,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对上市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理论上探索了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一般机理,从收入渠道、创新成本、衍生交易和盈利模式等方面探索融资融券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路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借助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五项盈利能力指标提取出评价盈利能力的主因子,通过得到的成分矩阵系数计算综合得分;其次,以综合得分为被解释变量,以上市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收入占比作为解释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业务占比提升一个单位,促进上市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提升0.6701个单位。相比于传统经纪业务发展和营业部扩张,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对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是值得积极发展的。进一步实证研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分别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发现融资交易对上市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正影响,而融券交易具有不显著的负影响,这是由融资融券业务的不均衡状态及我国的现实条件决定的。 完善转融通业务机制,降低融券业务成本,合理调整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范围和结构,优化融资融券内部结构和管理模式,能促进上市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实现融资融券业务健康发展应进一步挖掘维护客户资源、完善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对冲机制,为上市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