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流域冰川系统结构及其变化预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i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冻圈是地球五大圈层之中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很高,变化最快的圈层。到目前为止对它的变化人类还很难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全球变化(尤其是变暖)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冰冻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研究现代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当今国际冰川学界的热点前沿之一。长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内的冰川分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近,自然地理环境相仿,发育着比较零散的冰川,是中国海洋性冰川分布的集中分布区,同时也分布着大陆性冰川,冰川类型齐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复杂。受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已有技术力量等的制约,对这个区域内的冰川进行逐一的观测和研究难度很大。本文根据冰川系统理论对这一区域内的冰川进行宏观研究,将这三个流域内的所有冰川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统称为“三江流域冰川系统”。根据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库的光盘资料,利用GIS技术并结合Excel、SPSS软件,对该冰川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冰川系统模型对其对全球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响应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三江流域内共有3733条冰川,冰川总面积3986.03km~2,冰川总储量281.1861 km~3,其中朝向偏北的悬冰川、冰斗一悬冰川等小规模冰川占绝大多数,朝向为S或大规模冰川非常少。利用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LA)的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可知,三江流域内冰川主要靠降水补给。(2)三江流域内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绝大部分冰川在2020年前后达到其融水量的最大值,然后回落,并最终消亡。(3)从长时间序列来看,气温变化的周期长短对冰川系统的生存影响不大,但气温变化的幅度对冰川系统变化影响较大。周期性升温状态下,冰川的变化也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冰川面积、冰储量的减少速率出现周期性波动,而冰川融水径流量也呈现周期性变化。(4)在任何一中气温上升情景下,降水量的增加都对冰川系统的生存有利。
其他文献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是学生学好英语非常重要的阶段,教师上好初中阅读课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如何上好阅读课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初中生的阅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存在着很大问题。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一块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是事倍功半。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海岸带是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之间的过渡区域,这里有陆地因子和海洋因子的共同作用,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开发的重要区域。潮间带,即大潮高潮
土地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在不断扩展。乡村土地既要保证为城镇和本区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又成为城镇扩展所需土地的直接提
近年来空间信息服务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引起了GIS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在共享和互操作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空间信息服务能够为以上问题
中心商务区(CBD)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纷纷着手建设自己的CBD,一股CBD开发的热潮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