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兴趣减低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近年来,PSD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研究有文献报道,抗抑郁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和撤药综合征,而毒副反应较小的中医药治疗技术越来越成为临床应用的重点,因此加强对PSD的研究,为临床探求一种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观察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合格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耳压配合通督调神法电针,耳穴取神门、心、肝、脾、脑;电针百会、神庭、神门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如:肝气郁结证取太冲,心脾两虚证取公孙,电针用疏密波,疏波频率5Hz,密波频率50 Hz,强度为3.7mA,留针时间30分钟;对照组29例用通督调神法电针,配合辨证取穴。两组均进行针对中风的一般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应用HAMD(17项)、中医症候量表、罗纳普郎克睡眠积分表进行评分,以评价疗效。研究结果:自身纵向比较:治疗组治疗6周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睡眠积分表评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横向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罗纳普郎克睡眠积分表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以HAMD评分标准判定疗效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证,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