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以及实际辅导的效果,这篇文章的设计了两项研究。在研究一当中,以学生主动汇报和教师家访调查的形式筛选出249名贫困生,与263名非贫困生的SCL-90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SCL-90总分偏高,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偏高,恐怖因子的得分明显偏高。这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同时,贫困生内部心理健康状况分散现象明显超过非贫困生,表明贫困对一部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研究二中,采取自愿报名和随机挑选的方式,挑选出了五十名具有代表性的贫困生,通过为期一个月的、针对性设计的心理辅导,这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改善,与辅导之前在总分、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敏感因子和敌对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了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另外,虽然总体而言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但不论是贫困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时,还是心理辅导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时,不同性别高中生的表现均未出现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