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脊髓爆炸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致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wenyi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临床医生来讲,脊髓损伤的救治一直充满挑战。脊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而且也给社会福利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以及自杀性爆炸袭击的增多,因爆炸导致的脊髓损伤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脊髓爆炸损伤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不幸的是目前关于脊髓爆炸伤的研究非常少,脊髓爆炸损伤的病理过程仍然不清楚,并且关于脊髓爆炸损伤的动物模型仍然很少,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动物脊髓爆炸损伤模型,不仅可以更好理解脊髓损伤后的病理过程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脊髓损伤研究模型。目的:第一,建立一种可靠、稳定的大鼠脊髓爆炸损伤模型装置,在所建立的装置基础上利用纸质电雷管爆炸产生冲击波,模拟冲击波导致的脊髓损伤。第二,建立大鼠不同程度的脊髓爆炸损伤。第三,初步探讨大鼠脊髓爆炸损伤的机制。方法:研发一种大鼠脊髓爆炸损伤装置,利用800mg TNT作为爆炸源进行爆炸实验。根据爆炸冲击波特征将96只雄性SD大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被随机分为5组:其中4cm组(n=12只)、5cm组(n=26只)、7.5cm(n=26只)、10cm组(n=26只)和对照组(n=6只)进行试验,通过测量不同爆炸距离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观察不同爆炸距离下大鼠的临床表现,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1)利用800mgTNT作为爆炸源时,5cm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为998.68KPa,7.5cm为682.54KPa,10cm为245.90KPa。(2)不同爆炸距离下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所有实验组动物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其中5cm组和7.5cm组动物还出现肢体抽搐和鼻出血症状,距离越近动物的症状越重。(3)不同爆炸距离导致BBB评分差异显著,其中5cm组所有动物均出现持久的截瘫,尽管伤后7d,BBB评分仅为8-9分;7.5cm组伤后一天评分为12-13分,7d为21分;10cm组大鼠伤后1d评分已达21分。此外,和对照组相比,5cm组大鼠和7.5cm组大鼠在伤后3d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同侧前肢步长和运动速度显著降低(P<0.05),10cm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HE染色和Nissl’s染色均发现不同爆炸距离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所有实验组的神经元和尼氏体数量均显著降低,爆炸7天后5cm组脊髓前角己无神经元存活,7.5cm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并出现坏死和凋亡现象。大鼠脊髓爆炸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减少直接相关,爆炸距离越近,大鼠运动功能越差,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越少。值得注意的是,10cm组动物中,虽无临床症状和运动功能障碍,但是脊髓前角神经元形态仍然有改变,尼氏体数量仍然比对照组偏少。结论:(1)我们团队建立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可靠,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并且克服了其他模型的一些缺点。(2)该装置能够模拟冲击波产生并且我们成功建立了三种不同程度的脊髓爆炸损伤即5cm组、7.5cm组和10cm组。(3)我们的研究表明脊髓爆炸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减少直接相关,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越少,运动功能的受损越重。
其他文献
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定,采用SPSS统计分析对收获期青菜头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青菜头主要物理特性指标值的变化区间和分布频率;应用HG-500数显推拉力计配套的软件,通
醉酒所致精神障碍,是一个遍及世界各国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关于醉酒状态下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有的国家刑法没有对之做出专门规定,而是将其作为自愿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诚实守信用.但是目前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不讲诚信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等各种社会危害.因此,要努
目的报道1例细胞形态误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CD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临床上对其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形态似APL的CD56+急性单核细
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仅仅靠书本知识无法满足专业需求,也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兽医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