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亲型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发生微相分离,自组装形成具有核-壳结构和特定形状的超分子聚集体,即聚合物胶束。此种聚集体在生物模拟、药物靶向释放、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石油开采等众多科学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具有可聚合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聚合方式多样性等优点,能够在较为简便的条件下合成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结构明晰且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聚合物。本文首先采用2-溴异丁酰溴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端基为卤原子的单分散MPEG-X预聚体,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和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与苯乙烯发生ATRP反应,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可控、分子质量分布窄的MPEG-b-PSt两亲共聚物。采用FTIR,1H-NMR,GPC等检测手段进行了表征,证明反应具有活性聚合的特点,遵循原子转自移由基聚合机理。采用直接溶解法或透析法配制了MPEG-b-PSt胶束水溶液;采用电导率法探索两亲嵌段共聚物MPEG-b-PSt在水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了两亲共聚物浓度、链结构及温度等因素对胶束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同时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胶束形态结构。最后利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考察了MPEG-b-PSt胶束水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研究结果表明,MPEG-b-PSt的自组装行为与分子链的微结构、温度等因素相关。可溶性嵌段MPEG长度相同时,不溶性嵌段PSt的长度越长,胶束溶液的CMC越低;温度升高,有利于胶束的形成,即会使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胶束基本是粒径为25-50nm的类球形聚集态结构,且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大,小胶束会逐渐结合形成大的聚集体。从聚合物胶束油水界面张力实验结果可知,MPEG-b-PSt胶束水溶液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