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沅陵乡话主要分布在沅陵县城周边的县乡。沅陵乡话不同于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分支,而属于濒危的汉语方言。目前乡话归属不明,而乡话研究多以语音为主,语法研究多集中于个别词缀、介词等方面,缺乏对乡话内部片区语法现象系统的挖掘。因此,本文拟以沅陵县乌宿乡清水坪村为方言点展开调查,尽可能地揭示沅陵乡话的语法特点,论文共10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沅陵乡话的基本情况、乡话研究现状、沅陵清水坪乡话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第二章:名词。乡话中词缀“崽”是典型的小称标记,既可以附着在名词后表示事物小称,也可以附着在数量词后表数量小称。其他词缀,如“头”、“?[n?0]里/上”、“?[?i?0]头”、“?[ku0]”在乡话中功能也较为突出。此外,本章也介绍了沅陵乡话中的方位表达和动物名词的词序表达。第三章:动词和形容词。本章主要介绍动词重叠和不同的动态表达,如完成态、已然态、经历态、持续态、进行态;乡话中的动词“得”功能多样,既保留“获得”义作一般动词,也能前置于谓词性成分前充当能愿动词,而且还可以位于补语位置表示程度或可能。另外,本章也介绍乡话中形容词的重叠和其他程度表达。第四章:数词和量词。数词“二”与“三”分别有两种不同的表达。“二”可以读作“两[?uo35]”和“二[212]”,前者主要表基数,后者主要表序数。“三”可以读作“三[suo55]”和“?[s?55]三”,前者表基数,后者表序数。不过,“二”“三”这两种不同表达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功能交叠的情况。另外,量词“条”和量词“?[p?53]颗”在乡话中都属于通用量词,能和各类事物搭配,不过,“?[p?53]颗”是从颗粒义量词演变而来,因此在与事物搭配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小功能。第五章:副词。本章着重讨论“不”、“硬”、“尽”、“及时”这几个副词。乡话中的“不[p?212]”兼有主观否定和客观否定的功能,并与借入的否定词“不[pu212]”在某些功能上交叠。“硬”作为语气副词主要凸显不同语气。“尽”位于动词前常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持续,并凸显说话人的不满。“及时”在乡话中已由形容词和时间副词衍生出语气副词的用法,表示侥幸语气。第六章:代词。本章详细讨论了沅陵乡话中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基本情况,其中指示代词语序不同,功能也不同。泛指指示词和小称指示词前置有定指、类指、话题的功能;后置时主要表类指、话题功能。第七章:介词和连词。本章介绍乡话中“跟[k?e55]”、“?[tɑ33]”、“?[k?u35]”、“到[t?u33]”、“邀[i?u55]”五个词的介、连词功能。其中“跟[k?e55]”和“?[tɑ33]”是乡话中典型的处置标记,用来引介处置对象。“跟[k?e55]”、“?[k?u35]”、“邀[i?u55]”遵循相似的虚化路径,已由其伴随介词用法衍生出并列连词用法。第八章:助词。本章将沅陵乡话助词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并介绍这三类助词使用情况和基本特点。第九章:句法研究。本章主要介绍乡话中疑问句、处置句、被动句、双宾句和比较句的基本使用情况。第十章:结论。这一章是对全文的基本认识以及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