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迁入上海市的三峡移民60个个案调查的资料分析,本论文对上海市三峡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三峡移民社会支持网络的一般模式,并对三峡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建进行了社会工作的介入.典型的三峡移民社会支持网络具有规模较小,高趋同性,高异质性的特点,同时三峡移民的网络成员大都是老乡,所以,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比较紧密团结.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三峡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也不一样.比较年轻、能迅速适应新环境的三峡移民有能力保持一个较大的,异质性高的,相互联系疏散的网络.其中,三峡移民的年龄特征以及教育程度对网络特征的影响最大.二者与网络范围有一种正向关系.而年纪相对较大,不具有语言沟通能力的三峡移民,其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就相对较小,异质性就越低,其范围一般都局限在原有的老乡以及到上海来后认识的老乡.本研究还考察了三峡移民社会支持网络的具体模式以及具体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三峡移民的家庭支持、老乡支持、邻居支持以及政府的支持等.各种不同的提供者所提供给三峡移民的社会支持的内容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三峡移民大都依靠从家人、老乡那里寻求情感支持,而从政府和当地邻居那里获取物质支持或工具性支持.同时,这种支持类型也决定了三峡移民对当地生活的适应程度以及碰到困难或问题时的应变能力.针对以上所研究出来的三峡移民的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状况,本文最后还对三峡移民如何迅速的重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以便于更好、更快的适应上海这个新的居住区的生活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其中包括整体的服务提供模式、努力成为移民"自己人"以及多元化的支持提供模式、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