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大口径、高分辨率的空间望远镜在民用、商业、军工、天文学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航天器上的运动设施(如控制力矩陀螺、反作用飞轮、太阳帆板展开机构、斯特林制冷机等)产生的微振动会极大的降低空间望远镜的成像质量。微振动形式复杂,具有幅值小、频率分布范围广、振动多向等特点,同时大型空间望远镜技术复杂,涉及学科内容多,现有的振动抑制措施和分析技术很难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微振动抑制技术、振动集成仿真分析、微振动地面模拟平台等关键技术,对于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空间光学载荷在轨隔振的隔振器。分析了影响隔振器三向刚度的结构参数,针对不同的载荷,探讨了隔振器的布置方式,并测试了其隔振性能。考虑到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刚度和阻尼系数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特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复刚度的分析粘弹性阻尼材料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与分析值一致,表明文中关于隔振器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有效、可靠,最后将该隔振器用于某一光学遥感器的隔振,分析结果表明该隔振器能有效抑制安装面传递给光学遥感器的微振动。开展了多维微振动隔振系统在光学载荷整体隔振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得到广义刚度矩阵和广义阻尼矩阵。推导出计算多维隔振器固有频率的数学解析式,并给出了优化隔振系统构型的优化方法。同时为评估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及分析微振动对光学载荷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振动集成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有限元中实现结构、光学、控制模型的集成,具有求解效率高、数据传递量小及计算精度高等优点。为模拟航天器上扰动源产生的微振动,提出了一种基于Gough—Stewart构型的微振动模拟平台,并开展了两代样机的研制。分别利用牛顿——欧拉方法结合拉格朗日方程和凯恩方程建立了两代模拟平台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ADAMS和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多体系统的联合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对第一代模拟平台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利用双变量曲面拟合法对第一代模拟平台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修正,大大提升了其工作性能。考虑到理论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的差异性,对微振动模拟平台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PI鲁棒控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鲁棒性强、稳定性好,能用于模拟平台的加速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