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转移SBR工艺中聚磷菌的筛选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行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及其衍生工艺较低的容积利用率、不高的充水比和较差的稳定性等缺陷,课题组研发了污泥转移SBR工艺,该工艺采用污泥回流的方式增加了SBR池在反应阶段的活性污泥总量,从而提高了其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它的高效除磷效率取决于该工艺的运行条件,从而取决于系统中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共生或竞争的关系;该工艺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高效稳定的除磷功能,对该新工艺中聚磷微生物的种群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污泥转移SBR的香农指数的下降率为5.6%,而传统SBR的香农指数的下降率为4%;污泥转移SBR首尾的样品相似性系数为36.8%,传统SBR则是54.7%。污泥转移SBR稳定时的聚磷菌含量为45%,传统SBR的聚磷菌含量为35%;污泥转移SBR稳定时的聚糖菌含量为22%,传统SBR的聚糖菌含量为30%。对比传统SBR,污泥转移SBR筛选富集聚磷微生物的趋势更明显。  (2)污泥转移30%,10天泥龄的DGGE胶切割测序,结果表明:污泥转移30%沿程条带明显变亮,微生物明显增加的是假单胞菌属和红环菌属。其他菌种例如不动杆菌沿程条带变暗,生物量有所减少。  (3)污泥转移0/15/30/40%PH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85mg·L-1,10.66mg·L-1,18.12mg·L-1,20.51mg·L-1。污泥转移0/15/30/40%GLY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1.31 mg·L-1,92.6 mg·L-1,70.07 mg· L-1,74.41 mg·L-1。静态试验中污泥转移0/15/30/40%的释磷速率分别为7.66mg·(L·h)-1,10.2 mg·(L·h)-1,11.9 mg·(L·h)-1,15.25 mg·(L·h)-1。污泥转移30/40%系统的胞内代谢是聚磷代谢模式占优势的,更加强化了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代谢机制。DGGE和FISH实验证明,污泥转移0/15/30/40%香农指数下降率分别为4%,2.8%,5.6%,5.3%;污泥转移0/15/30/40%首尾的样品相似性系数分别为54.7%,51.9%,36.8%,48.4%;污泥转移0/15/30/40%稳定时的聚磷菌含量分别为35%,42%,46%,45%,聚糖菌含量分别为30%,14%,22%,20%。污泥转移30/40%的系统强化了聚磷微生物的筛选富集,在富集聚磷菌的同时抑制聚糖菌的生长。
其他文献
“能源新现实主义”战略是特朗普政府实现“能源统治”的核心战略,也是实现美国地缘政治意图的关键之一.以能源政策践行美国的国家利益观,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国霸权稳定论的延
当前的信息社会,电子工业飞速发展,作为电子业的基础之一--线路板(PCB)每年以10-20%的速度在递增,从而成为电子行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其复杂的制程产生许多废弃物和废水。线路板
大数据为社会治理拓展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实践空间,把握大数据的新属性及其给现代社会治理转型带来的契机,加快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要准确把握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应用
期刊
2020年1月起,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面入市.目前学界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研究分歧在于以何种方式入市以及如何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基于此,本文将农村集体经营性
在城乡关系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探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理问题,对于更好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建立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居民认知、政策偏好与居民参与不仅成为近年来城市发展实践的新议题,也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体现了城市心理学视角对于城市空间重塑过程的讨论.以青岛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旧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多分布于老城区或城市中心地段,因其地理空间位置以及特殊的文化遗产价值,成为城市更新的特殊空间.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了明显的“钟摆”特征,流动方向由大规模向城镇转移转为部分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这些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制度变革和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