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迁移视角下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误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们词汇量的积累,语法基础的扎实,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恰当、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本研究以概念迁移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以ICCI的扩展语料库WCEL为基础,同时借助Crown语料库以及LOCNESS语料库辅助分析,旨在研究中学生在英语话题写作中所出现的动词误用现象。同时,尝试用概念迁移的两个层面(词汇层和语法层),来探讨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内在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规避现存的误用情况。本论文是一篇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因而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到对相关语料的定量研究,还包括进行基于数据的定性分析,同时从理论角度探讨数据中蕴含的普遍规律以及个别案例,从而总结归纳对于中学生英语动词学习的有效途径。简言之,本文是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1)动名词搭配错误方面,语义错误较多,类型多样;语法错误类型呈现系统性特征。(2)初级中学学生对基本时态掌握仍不够准确,且错误频率高;高级中学学生掌握更多时态类型,但对于复合时态错误频率依然高;标记性被动语态掌握较好,但主被动转换过程中仍存在形式错误。(3)初级中学学生尚未掌握不定式结构,高年级学生虽接触更多非限定动词形式,但分词作状语、定语等情况较少出现且时常混用各种形式。(4)中文的语法和词汇概念确实对学生所犯的这种动词使用错误有明显影响,且在不同年级的比重都比较大。汉语与英语在词汇及语法概念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动词学习的困难,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为未来的英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启示。
其他文献
9月26日,为推进中国修船技术变革与坞修智能化进程,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永跃”)共同组织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演示活动,向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有关吕思勉先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而全面考察其教材编写的研究有待深入发掘,尤其是结合新形势下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当勇猛精进,持之以恒。
虽然文体学作为新兴事物已兴起,但把文体学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比较少。本论文针对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写作水平令人悲观的情况,把文体学理论应用
文章基于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了税收视角下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税收政策宏观调控能力弱、现行增值税制对大数据产业优惠力度不足、现行所得税制对大数据产业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利用排污费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排污费的政策效果,并以之作为预测环保税政策效果的参照。结果表明,征收环境
文言文教学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各方一直都关注的焦点。而对其教材中选文的编排研究却一直被人忽略。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台湾两地都相继发生了教育改革,体现在语
近些年,人们发现学校归属感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国内外也进行了大量的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关于通过增强学校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