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大中城市组建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因其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比在产权安排、机制运行、机构设置等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效性和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组建至今,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在改变单一制经营模式的限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城商行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成效。随着地区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推进,市场上资金的跨区域流动十分活跃,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和为当地居民提供全面细致的金融服务等方面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显然,在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的今天,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依然需要努力适应新的发展节奏和要求,故而研究我国城商行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绩效,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城商行以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前期梳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总体及西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三个方面选取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根据理论梳理做出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假设,选择我国西部地区25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2012--2016年五年的各项财务计量指标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ROE)、存贷比(LDR)、资本充足率(CDR)和非利息收入占比(NI)等指标在统计学上显著有意,都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扩展业务经营范围、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控制不良贷款比率等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的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