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快速测绘与高精度测绘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关注,相比较于传统航天遥感平台所展现出来的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作业耗时较长,机动性差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无人机凭借其独有的高机动灵活性、高效率及低消耗等优点,成功成为传统遥感平台和常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合理代替,同时也受到相关行业的密切关注和重点研发;尤其在小范围的高精度定位数据和高分影像快速获取、灾害应急响应及危险区域的空中监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开发针对无人机影像的快速处理算法,面对地理国情普查、国家应急救灾及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为关键的优势。在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系统中,影像的正射纠正及拼接是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的关键。选择适当的高效的方法将无人机航摄影像进行正射影像校正及拼接对于实现数字正射影像的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无人机影像正射纠正与拼接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详细论述了影像正射纠正的基本原理的处理流程,分析总结了上述原理与方法的优缺点及不同条件下的兼容性;(2)分析无人机正射影像拼接方法,主要包括Dijkstra算法、动态规划法拼接线、Twin‐snake算法镶嵌线检测和蚁群算法镶嵌线等影像拼接算法的原理、作业流程及优缺点;(3)结合长春净月和德惠同太乡苇子村工程实例,进行无人机影像正射纠正及拼接的实验验证及分析。净月实验区主要由丘陵地区及居民区构成,无人机平台携载索尼a7r相机摄取两条航带、59幅航摄像片航摄影像,摄区范围:43°42′01.6488′′N-43°42′08.23824′′N,125°19′14.8314′′E-125°20′17.7738′′E,飞行方向大致为东西走向;德惠市同太乡苇子村实验区地势平坦,以平原地势为主,包含部分居民区,无人机平台携载索尼ILCE-QX1相机摄取20条航带、884幅航摄像片,摄区范围:经纬度为44°23′09.276′′N-44°25′58.8′′N,125°20′46.068′′E-125°25′20.928′′E,飞行方向大致为南北走向。对这两个实验区的无人机影像结合POS数据进行空三加密,逐一正射纠正单幅影像,最后拼接生成正射影像图。在德惠市同太乡苇子村实验区选取100个检校点对所处理的正射影像进行精度检验,得到平面点位中误差为12.2cm,满足精度要求;另外,选取局部正射影像与该区域已有的DLG进行叠加分析验证正射影像的质量,由此发现,居民区及平原地区的正射影像质量最高,丘陵地区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