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天文领域的民间爱好者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爱好者是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凭借个人力量进行理论研究,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并非他们的本职工作。在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都存在大量的民间爱好者,他们各自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专业人士对于民间爱好者的工作是否具有科学价值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价值,也有人对他们持赞赏的态度。国内天文领域也存在大量的民间爱好者,他们是众多民间爱好者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民间爱好者群体。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着重阐述了文章的框架:以国内天文领域的民间爱好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民间爱好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剖析,提出本文的观点。第二部分对天文领域的民间爱好者进行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对民间爱好者的背景进行分析,包括民间爱好者关注的领域、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区域分布等,指出民间爱好者的知识结构等决定他们无法取得科学上的成功。第三部分对他们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论文特征等进行分析,对民间爱好者和天文爱好者进行比较,同时对民间爱好者个案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行为特征等决定他们很难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和天文爱好者存在本质的区别。第四部分对产生民间爱好者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产生民间爱好者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时代的背景因素在内,同时还和民间爱好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五部分对民问爱好者这个社会问题得出结论,指出:目前的条件下,民间爱好者很难取得科学上的成功;鼓励者和反对者都应该全面的看待民间爱好者这一社会现象;有必要在中国开展更加合理的科普教育,媒体对于民间爱好者的正确导向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004年1月,我国探月计划“嫦娥1号”工程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的深空探测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探月工程将分“绕”、“落”、“回”3个阶段来具体实施。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