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面对各类公共危机,政府作出了快速反应,实施了危机管理。而危机管理的运行状况和效率,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是检验政府危机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准。《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有权对社会救济基金和社会捐赠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要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实践中,公共危机审计经验总结不够,工作开展带有一定盲目性、被动性;理论上,学者们对其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极少,还存在理论研究空白。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危机审计的发展。本文采用规范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详细探讨公共危机审计的应用。论文由五部分组成:首先,分析公共危机审计存在的理论基础并由此提炼出公共危机审计的概念、原则和特点,并提出公共危机审计的作用;其次,从公共危机审计的审计关系、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公告制度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构建公共危机审计的理论框架;第三,介绍国外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情况,提出各国公共危机审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与公共危机审计的审计人员进行调查,就我国公共危机审计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评述我国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原因。第五,针对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健全我国公共危机审计法律法规、重视事前审计环节、加强公共危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共危机审计信息保障机制等应对措施等对策。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搭建了系统化的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框架,包括公共危机审计的理论基础、理论框架、实务模式等内容;第二,从对社会公众(含灾民、捐助者和社会)、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对政府审计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审计机关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第三,研究他国的公共危机审计情况,了解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开展的历史和现状,借以发现公共危机审计的发展规律。第四,研究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