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丁二烯-丙烯腈的乳液聚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波作用下的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超声波乳化时间、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十二硫醇用量、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以及加料方式等影响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量、转化率、乳液固含量、凝胶含量、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和乳胶粒的大小、分布以及形态等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0℃时,超声波乳化90min,歧化松香酸皂和油酸皂的复合型乳化剂3.5份,聚合时间4h,共聚物的转化率已达到70%以上;确定了超声波在不同温度下,对乳液聚合体系的最佳作用时间;探讨了超声波乳化时间、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以及加料方式对聚合物乳胶粒大小、粒径分布和粒子形态的影响规律:本实验体系所得无超声波乳化的聚合物乳胶粒分布在100~500nm,随着超声波乳化时间的延长,乳胶粒逐渐减小至100nm以下:超声波乳化时间45min时,乳胶粒的粒径为75nm左右;超声波乳化时间90min时,聚合物乳胶粒粒径减小至50nm以下;但粒径分布变窄。随着乳化剂、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逐渐变小,粒径分布变宽,但随着分批加料次数的增多,聚合物乳胶粒的粒径逐渐变大,粒径分布变窄。最后,通过IR、NMR、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确定了该体系所得聚合物为丁二烯-丙烯腈的无规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