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两个低温热液型矿床-即贵州天柱金矿与尼日利亚Mika的铀矿为例,系统研究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通过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确定了其成岩时代及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建立了成矿地质模型,为区域成矿及找矿勘察提供科学依据。贵州天柱造山型金矿的原始沉积物是长英质火成源区,后经造山改造叠加而成。矿石中具有大颗粒金,品位较富,共伴生金属少的特点。矿体定位受区域背斜构造控制。区域地层受后期雪峰造山运动的改造,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热液,为区内金的富集成矿提供了物理-化学条件。年代学研究表明地层中的岩石形成于800Ma的新元古代,根据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推断,金矿区大地构造环境应该是新元古时期的大陆边缘或俯冲带边缘环境,该时期岩火山作用十分发育,海床布满黑白烟囱,持续的岩浆喷发,在海水中形成富含硅、铁、铁等离子的热水溶液,含金物质经过地质作用,形成预富集,为后期金矿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地球化学主元素判别函数图图解,判别岩石源区性质及所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稀土元素与流体包裹体来分析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采用LA-ICP-MS锆石测定矿体赋存岩系的成岩年龄。LA-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发现下江群清水江组的凝灰质与砂质板岩和含金石英脉中分选的锆石有相似的年龄分布区间,推测含金石英脉内的锆颗粒可能源自周围的凝灰质及砂质板岩,它们的成岩时代大体上可以追溯到新元古代时的长英质火成源区。成矿流体是在加里东期造山运动(雪峰造山事件)时期变质作用条件下的脱挥发性组分下形成。尼日利亚勘探铀矿无异将为该国带来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尼日利亚Mika地区勘探铀矿勘察工作,我们先后在现场开挖了九条探槽,采集大批新鲜的样品,在野外开展放射性测量,据此发现并推断两条轴矿矿脉的展布特征:主要的矿脉向西延伸,走向348°,倾角42°;令一条矿脉走向306°,陡倾角。我们在原地发现沥青铀矿,为进一步深入勘探提供了重要线索。在室内从岩相学的分析获得,成矿母岩花岗岩受构造变形影响,晶质铀矿和玉髓在后期充填在花岗岩的构造裂隙中,形成细矿脉状矿化。伽马射线强度显示,原生铀矿品位1.5%,次生铀品位0.1%。原地辐射测试显示Th和K2O为47.3-3654ppm和4.26-6.26%范围。在勘探中,我们发现在西北-东南方向有一个高辐射区,大体为800x35m范围,最高达到1200cpm,背景辐射约30cpm。通常Mika地区的铀矿品位约0.03%-0.12%。铀矿勘探采用4频道伽马谱仪与伽马剂量计测量,据此编制了U矿勘查区放射性异常分布图,同时在实验室采用低本底高纯锗伽马谱仪分析样品的天然核素,发现了高辐射点范围,并圈地定出有利的勘查目标区,为该区的深部铀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认为这个地区铀矿潜力巨大,特别是深层的铀矿资源有待进一步探测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