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作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金融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当前农村基本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合作分工的金融体系,但是商业金融正在“逃离”农村市场,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能力依然较弱,合作金融作为农户获取金融服务与支持的主要方式也存在了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农户视角入手,首先对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与之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其次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基金会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三个正规金融组织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合作金融的比较优势和价值及意义;然后分析了农户的金融合作意愿的状况,发现农户的金融合作意愿不高,进而从金融合作组织、农户个人、政府机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户金融合作意愿不高的原因。再者,文章利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的因素,发现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金融机构的贷款经历、对合作组织的认知以及合作社的活跃程度5个因素对农户金融合作的意愿影响显著。最后,根据上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1)强化信用社等组织金融合作的功能,防止其功能异化;(2)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农村金融合作的支持;(3)制定完善合作金融的法律法规,为金融合作正名;(4)积极开展农户教育培训,提高农户文化水平;(5)加大金融合作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户认知水平与金融合作能力;(6)做好合作社等组织监管与考核工作,发挥其金融合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