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吕氏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是一个以农业赖以为生的民族,因此也决定了“天”在我们的生存文化中的绝对重要性。天人关系更是悠远几千年始终贯穿中华文化的主线。天人关系亦是先秦哲学的基础问题。从人类绝对服从于天、命运为天主宰,转变为将天人看作统一的有机整体、以天人合一为目标来实现理想的人生、政治、社会状态是先秦诸子百家共同的追求。《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灭周、即将统一天下之际,由当时的主政者秦相国吕不韦主持发布,有目的、成体系地对上古流传至此、诸子百家众说纷纭的天人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自发的拓展以及权威的总结,既是为秦实现大一统前的政治舆论准备,也是对先秦天人思想的一次大总结。《吕氏春秋》以“法天地”为指导思想,以重建“古之清世”为政治目标,以《十二纪》为主体,《八览》、《六论》为附论,构架了以天人关系为核心的天下大一统国家的施政纲领。《十二纪》即是吕不韦仿照五帝三皇的政治思想重新修订的历法。修订历法,其隐含的重点正是统一六国,重建大一统王权政治。《吕氏春秋》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它采用阴阳的概念来描述了天地生成、万物由来的宇宙起源。所有的自然变化和社会活动,以四时配五行、五色、五帝、五神、五虫、五音、十二律、五数、五味、五臭的原理,全都被配置到天地这个整体框架之中,以喻“大一统”是“法天地”的必然结果。《吕氏春秋》花大力气创立这个自然宇宙体系的最终用意是以宇宙的统一本质为其推行的政治统一奠定不可撼动的价值依据,《吕氏春秋》沿着西周民意即天意的观念,进一步把德治与民本政治思想与阴阳消息灾异联系起来,把天人感应的功能进一步放大,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政治与天的感应系统。其最重要的两个政治价值—是以五德终始来解释大一统王权的合法更替;二是监督告诫,对没有边界的大一统王权构成限制。《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秦国统一精心设计的大一统王权政治模型。这个模型以大一统为前提,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以开放的姿态塑造了一个政治理想国。以自然理论为基础构建政治纲领,这是《吕氏春秋》的独创。这种模式直接为董仲舒所继承,建立了儒家政治的思想架构,在中国传承两千年。它也是对前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大总结,标志着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束和统一的封建文化的开始,对秦汉政治及董仲舒儒学的影响深远。
其他文献
《纲要》指出:“教师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开展其他的活动。”我园以《纲要》为指针,确定美术为特色课程,为了让其有新的起步与进展,我们每
新媒体时代,受众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成为了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更是逐渐成为了信息的参与者和发起者。在当今的互联网社会,媒介技术的快速更新不仅丰富了信息的获取途径,
四氯乙烯(PCE)是一种广泛用于干洗和脱脂的有机溶剂,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在本实验中,将某肉联厂厌氧污泥接种到土壤中,进行微生物培养.当系统中的微生物活性较高时,以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