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事件逐渐成为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大众语篇之一,新闻语篇一直被认为是公正、客观、透明的。然而,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仅是政治新闻语篇,连经济新闻语篇中也隐藏着报道者的态度以及政治倾向等个人因素,各国媒体试图通过此方式影响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无意识的信息接收,从而进一步改变他们的意识。因此,在英语语篇分析领域,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研究新闻报道者隐含在各大经济事件的新闻报道背后的写作意图及权利倾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BBC在2008年后世界经济论坛举办期间所报道的100篇经济新闻语篇为语料,旨在发现暗含在新闻标题以及新闻文本中的报道者的意识形态等。本文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理论和Fairclough的批评语言学三维分析模式(Three-dimensional Model)为理论框架,按照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展开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在文本层面,运用词汇分类以及及物性系统等分析工具,深入挖掘经济新闻语篇蕴含的独特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从互文性的角度,力图了解到新闻来源和新闻报道模式等两方面对经济新闻构建的影响;而从情态运用的角度,探讨报道者对新闻报道的判断以及个人意愿。最后,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上述分析,挖掘特定的社会背景对经济新闻语篇的影响,以及新闻语篇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经济新闻语篇并非其对外宣称的那么公正透明,看似中性客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实则是报道者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的最佳选择。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事件的可信度,也能更好地维护该媒体及报道人的社会地位。另外,通过BBC关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报道在词汇以及情态运用等方面的对比可得知,权威媒体报道的经济新闻语篇已然成为各国政府和权力机构传播其固有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很好地表现了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存有的偏见,以及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的发展西方媒体在态度上逐渐发生的变化。因此,本文的存在将丰富语言学研究中经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提高大众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意识,并且为英文新闻语篇教学的发展,以及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更好地理解新闻语篇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