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完善自我——浅析劳伦斯小说中男主人公形象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赫·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人生短短的45年里,他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70多部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其创作核心力图表现西方工业文明破坏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以及传统宗教、道德和社会势力对人性压抑和摧残的负面效应。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闪耀着一位严肃生活者的思辨光辉。   本文讨论的三部小说--《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都以英格兰北部诺丁汉一带的矿区与乡村为背景,描绘在工业化和机器文明逐渐成为主宰一切的社会力量的时期,人们在精神上、情感上和社会关系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生活现实。劳伦斯认为僵化的西方现代文明扼杀了人的个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造成了两性关系的严重失衡。只有发现自我,重塑自我,人类才能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从他对三部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刻画剖析,我们不难感受到劳伦斯对人的本能世界的探索和对完善自我的执着追求。   劳伦斯笔下的男主人公或具自传性,或充当其哲学思考的代言人,或为其所批判的思想意识的代表。他的三部小说对男主人公的不同处理,反映了劳伦斯不断成熟完善的自我观。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劳伦斯的生平和自我观,说明文章布局。第二章以《儿子与情人》表现的“恋母情结”为线索,从相关人物出发剖析造成保罗个性分裂的因素,揭示小说家就工业文明和宗教势力对人性自然发展的束缚和压抑作出的批判。第三章结合小说《恋爱中的女人》对比了面对工业文明持不同人生态度的杰拉尔德和伯金自我的毁灭和新生,说明劳伦斯对自我发展的肯定。第四章结合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展示劳伦斯笔下两种势力的冲突(以克里夫德为代表象征摧毁生命的机械力量和以梅乐士为代表象征创造生命的有机力量),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劳伦斯理想中的人物梅乐士不断完善自我并孕育生命的人生哲学。第五章为结论,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劳伦斯三部小说。通过对男主人公的不同处理来寻找并探索其完善自我途径的努力和发展轨迹。作为一个把传统和革新兼容并蓄的作家,劳伦斯批判压抑人性的工业文明,弘扬自我的回归,他通过创作来唤醒人类的危机意识,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实验研究了用化学法产生碘分子作为碘源的氧碘化学激光器。该氧碘化学激光器采用列管单重态氧发生器,超音速氧碘混合喷管设计马赫数为2.5,增益区长度为26.5cm。在氯气流量为3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