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分离和手性制备技术是现今制药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的重大基础性课题之一。手性液-液萃取技术具有易于规模连续化生产、分离成本相对低廉、适用对象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发展前景很好的手性分离与制备技术。双水相萃取与传统有机相-水相萃取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环保效应和更好的生物活性保持能力,是传统萃取技术的重要革新。本文构建了多组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并采用酒石酸、羟丙基-β-环糊精和金属-β-环糊精配合物为萃取剂对萘普生(NAP)对映体进行双水相萃取分离。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构建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用于萘普生对映体萃取分离,系统考察了手性萃取剂的种类及浓度、双水相体系的组成、水相的pH值和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最佳萃取分离条件为:萃取温度20℃、5 mmol/L萘普生、pH为5、HP-β-CD为50 mmol/L、乙醇7 ml、硫酸铵3.8 g,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最大分离因子为1.42;HP-β-CD与S-萘普生的结合能力更强,低温更有利于萃取性能提高。第二,本章合成不同的金属-β-环糊精配合物作为萃取剂,并构建乙醇/柠檬酸三钠双水相体系对NAP对映体进行萃取分离。研究了中心离子类型、Cu2(Ⅱ)-β-CD浓度、pH、NAP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Cu2(Ⅱ)-β-CD比ZnX-β-CD具有更强的手性识别能力。在pH为11、Cu2(Ⅱ)-β-CD浓度为70 g/L、NAP浓度10 mmol/L和20°C下,最高分离因子达到1.42。升高pH以及增大Cu2(Ⅱ)-β-CD浓度可以提高体系分离性能。NAP浓度增大导致萃取性能降低。阴离子化的NAP倾向于分布在下相,Cu2(Ⅱ)-β-CD更倾向于结合阴离子化的NAP,高pH对分离有利。这可以促进NAP在体系中的溶解,对提高产率有利。第三,本章以Cu2(Ⅱ)-β-CD配合物为手性识别剂,比较了不同类型两相体系萃取分离NAP对映体的能力。系统研究了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内,NAP对映体的分配行为。考察了多种重要因素对外消旋体手性药物拆分性能的影响,包括有水相pH、手性识别剂的浓度、双水相组成以及温度等。结果表明:与PEG4000/磷酸氢二钾和二氯甲烷/磷酸氢二钾双相体系相比,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对NAP消旋体的分离能力更佳。最佳萃取分离条件为:pH为10、磷酸氢二钾含量21%、乙醇含量28.6%、Cu2(Ⅱ)-β-CD浓度33g/L、萘普生浓度6mmol/L、温度20°C,最佳分离因子可达1.43。本文研究工作为萘普生的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疏水性手性药物的分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为双水相手性萃取应用的拓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