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生物体中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研究表明内源性的硫化氢参与很多生理过程,比如免疫应激、抗氧化和细胞凋亡等。然而,硫化氢的浓度异常也与许多病理过程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糖尿病,肝硬化甚至癌症。因此,选择性检测内源性的硫化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用于测定硫化氢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其中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等优点,在实际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已经发展了一些纳米荧光探针,特别是新型的多孔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OFs)材料,由于其合成方法简单和易于修饰等优点已被用作荧光探针用于选择性检测硫化氢。此外,具有近红外(NIR)光激发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检测与成像。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硫化氢荧光探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1)基于CuO修饰的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本部分我们以吸附染料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能量的供体,以CuO纳米颗粒为能量的受体,合成了一种基于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新颖CuO修饰的NMOF荧光探针。当有硫化氢出现时,基于NMOF的荧光恢复,从而实现硫化氢检测。该探针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响应速度快和选择性高等优点。(2)基于CuO修饰的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该部分我们以上转换纳米颗粒为能量的供体,以CuO纳米颗粒为能量的受体,合成了一种基于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新颖纳米荧光探针。具体来说,我们首先采用高温热分解方法制备了两种六方相上转换纳米颗粒,并通过相转移方法成功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水相上转换材料NaYF4:Yb3+(20%),Er3+(2%)和NaYF4:Yb3+(30%),Tm3+(0.5%)。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CuO@UCNP纳米荧光探针。在生理pH条件下,硫化氢与CuO反应,探针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具有近红外激发(980 nm)的纳米荧光探针用于检测信号分子硫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