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渐渐形成了东方建筑艺术风格,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传统建筑精品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文化内涵、优美的造型艺术等。建筑也是一门艺术,建筑不仅仅具有人类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外,还拥有独特的外观。 我国各地乡土古建筑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昔日的乡村风貌迅速改变,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正在消失,保护乡土古建筑文化遗产迫在眉睫。积极保护乡土古建筑,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追求所谓的“时尚”,很多镇村千篇一律,没有差异。城镇化是随着农村社会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向城市形态的转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导致空心村现象的产生。城镇化导致传统村落和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遭到破坏,聚落环境原有的脉络被割裂。 本文选取了我省新乡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乡小店河古建筑群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小店河古建筑群的门与窗等,造型多样、装饰题材丰富,砖雕、石雕、木雕工艺各具特色,细部装饰千变万化。这反映了在长期的社会进程中,当地居民的精神需求在居住建筑上的外化。本文将对上述方面进行分析,努力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寻找对小店河古建筑群的影响及其内在的联系。通过文字描述、摄影、速写、绘图等方式,真实直观的反映小店河古建筑群的现状。 在深入小店河古建筑群研究过程过程中,发现很多精美的木雕、石雕、建筑结构被严重破坏。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公众缺乏一定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法律的缺位,小店河古建筑群遭到较大的破坏与遗弃。社会背景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大家族聚居形态随之解体。古老的深宅院落不再受到欢迎,受到计划生育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小结构家庭大量的出现,新的生活模式决定了新的家庭空间形态的产生。原有传统宅院一般会被拆除建造新房或被改造成新的空间形态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小店河绝大多数的居民审美水准则未必提高,反而是被新式建筑所吸引,盲目模仿城市所谓流行的样式,新材料、新工艺和生活模式被全盘接受,不再讲究精巧的工艺与传统的材料,而是以瓷砖、马赛克装饰建筑外观,东南西北风格的混搭,破坏了小店河传统的建筑肌理,和古朴、恬静的乡村气息格格不入。 进一步分析了小店河古建筑群的保护现状并就我省乃至国内如何促进古建筑遗产创新提出了具体建议。积极探索古建筑群文化遗产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结合的实现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更多的学人关注小店河古建筑群的传承与保护,并能使其发扬光大。在现代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能够充分考虑传统民居得以生存的空间。在新乡现代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可以完整保留下小店河古建筑群,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