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频段紧凑型单脉冲跟踪馈源系统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用于保障卫星业务的地面测控站也在不断地建设,天线是该类测控站最前端、最重要的信号收发设备,而作为天线心脏的馈源系统是天线能够实现精准跟踪卫星和星地通信与测控的关键部件。本文对单脉冲自跟踪馈源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工程需要设计了一款X频段紧凑型单脉冲跟踪馈源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单脉冲自跟踪馈源系统的方案。首先,结合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通过综合对比各种跟踪馈源系统方案的优劣,选定采用TE21/TE11多模自跟踪体制;其次,依据技术指标要求,给出了紧凑型共喷口喇叭单脉冲自跟踪馈源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框图,确定了该馈源系统顶层设计方案。2.对馈源喇叭进行了研究设计。采用BOR-FDTD方法结合CMA-ES策略对光壁喇叭馈源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了参数多、计算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款X频段高性能、结构紧凑的赋形光壁喇叭,给出了喇叭性能的计算结果,性能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设计了一款X频段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新型TE21模耦合器。主波导和副波导均利用差模传输和反射的方法,多次耦合TE21模,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缩短了该耦合器的长度。设计了圆波纹形式的宽带圆极化器,采用在圆波导内加载电感膜片的方式使得这种圆极化器的尺寸较传统的宽带圆极化器减小三分之一,实现了小型化的要求。采用模式匹配和孔耦合理论,设计了宽频带、免调试的正交模耦合器(OMT),这款耦合器与传统耦合器相比,在保证驻波比和端口隔离度等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小型化结构设计和免调试设计。3.完成了 X频段小型化馈源系统样机的加工与测试验证。馈源系统测试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2:1,端口隔离度大于21dB,轴比小于0.75dB,馈源的照射电平为-13dB左右,差波束方向图的零深大于30dB,零深跟和波束方向图波峰值归一化值大于35dB,与设计结果是比较吻合的,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该小型化馈源系统与传统器件的馈源系统对比,在各项电气性能指标相同或略优的情况下,其尺寸减少约30%,实现了紧凑型的设计。
其他文献
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载体,其投资行为和业绩表现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影响巨大。随着基金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基金投资风格趋同,在股票市场呈现出羊群行为特征。本文将围绕基金羊群行为这一问题,探讨其存在性及其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对羊群行为和基金业绩等相关理论的梳理,综合考虑基金经理投资决策时面临的薪酬激励与解职风险,以及这两种激励相对强度在不同市场状态下
学位
近年来,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日渐严重,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已成为我国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场上已有大量“回收”及“二手”平台出现在消费者视野,如咸鱼、转转等,美国的Apple公司早在2015年3月就开始在中国施行“Trade in换购计划”,我国的小米、华为等公司也通过与第三方回收平台合作的方式,对市场上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企业通过回收市场上淘汰的废旧电子产品,进行拆解、检查、清洗
学位
近些年来,车联网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架构基础,在车载导航、车载娱乐、车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车联网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方向,其中数据传输安全作为车联网中的重要部分受到研究人员持续的关注。尽管研究人员针对车联网环境提出了相关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案,但由于车联网中车辆具有高速移动性,并且其自身计算、存储及通信能力有限,使得现有方案无法完全满足车联网环境下的需求。首先,已有
学位
无人机蜂群通过传感器融合、云资源虚拟化等技术整合群体资源,完成复杂多样的任务。大规模无人机蜂群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具有群集可信和容错需求。由于重部署困难和诊断实时性要求,无人机蜂群需要实现对故障或非完整性节点的高效溯源。针对以上需求,本文从高效群集可信证明和非完整节点溯源方面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远程可信证明架构在蜂群场景下存在的验证效率低且无法准确溯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
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普及。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到智能汽车,这些设备不断地收集、处理和共享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隐私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物联网设备中通常包含大量的敏感数据,如果不对这些数据提供可靠的保护,一旦泄露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物联网中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成为了物联网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访问控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类迈入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由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就能达到识别物体的目的,所以成为了物联网(Io T)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RFID系统开始逐渐被应用于对数据安全十分敏感的资产管理以及医疗保健等行业,因此提高RFID系统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RFID系统中标签的计算资源有限,因此一些发展成熟但运算复杂的安全协议无法
学位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取得了重大突破,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领域。大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其数据源正从大型数据中心转移到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上,然而终端设备所有者出于隐私保护的需求,可能不愿将带有敏感信息的本地数据分享给他人,从而带来了“数据孤岛”的问题。传统的集中式机器学习已经无法解决此类问题,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
学位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实时的信息共享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s)作为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帮助车辆提高道路交通信息的共享效率,及时帮助车辆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但是随着隐私泄露事件在物联网中频有发生,支持隐私保护成为了VANETs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属性基加密(ABE)因其支持“一对多”的信息共享机制被广泛用于物联网环境中,但是在V
学位
在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出现了口罩等防护物资严重供应不足的现象。为了填补巨大的供需缺口,在政府相关政策主导和鼓励下,国内各行各业纷纷临时转扩产各类防护物资。因此,从政府角度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企业来转产应急防护物资,并根据各企业转产条件和社会需求分配合适的生产任务来引导企业最优化生产,既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应急物资,又能在特殊时期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企业转产应急物资一直是业界
学位
信息时代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智能电网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其摒弃了传统电网费时费力的人为操作流程,将诸如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融入到电网中,电网系统在真正意义上变得信息化和智能化.然而,人们在享受智能电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面对隐私泄露与数据安全带来的威胁.数据的隐私保护和信息的安全共享成为智能电网待解决的问题.支持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属性基加密(ABE)技术,能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