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制导炮弹与火炮身管相互耦合机理及适配性技术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国防预研课题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和接触动力学理论对末制导炮弹膛内过载问题、动态强度及减旋等开展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讨论了末制导炮弹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末制导炮弹的结构组成中主要包括制导部分、战斗部分和控制部分,工作原理分主动式和半主动式。其次,对末制导炮弹在膛内所受的火药气体压力、惯性力、弹带压力、不均衡力、导转侧力和摩擦力等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末制导炮弹在膛内的受力情况极其复杂,主要取决于末制导炮弹相对于炮膛和地面的位置、火炮和末制导炮弹的运动情况和火药特性等。本文以非线性有限元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末制导炮弹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讨论了末制导炮弹网格划分原则和质量控制,以及不同类型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缩减积分等参六面体单元、壳单元、梁单元、杆单元等多种类型单元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末制导炮弹与火炮身管相互耦合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末制导炮弹整体动态强度,并给出了印制板电路和封装泡沫动态强度以及最大膛压时刻的应力云图。探讨了不同时期的末制导炮弹膛内运动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了末制导炮弹与内膛、弹带与内膛之间的接触界面的定义、接触界面的法向行为和切向行为,给出了罚函数法的应用,分析了显示积分方案的求解特点。结合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了膛线身管高精度建模方法和步骤。考虑弹炮间不同的初始间隙、末制导炮弹结构长度、不同内膛结构和弹炮间不同摩擦系数等因素,对末制导炮弹的过载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获得了末制导炮弹膛内过载规律。最后,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弹带挤进的研究、挤进压力的计算及理论公式,分析了末制导炮弹炮口转速的影响因素,并计算了末制导炮弹在不同宽度的弹带、弹带与弹带槽之间不同的摩擦系数、弹带与膛线间的不同摩擦系数和弹带径向强制量等情况下炮口转速和转速比。炮弹尼龙弹带采用Johnson-Cook材料模型,考虑了其塑性变形,通过有限元计算模拟了弹带的挤进过程,得到了弹带挤进过程不同时刻点的挤进状态,并给出了相关的动态应力曲线以及相关的塑性变形。
其他文献
从纤维原料和纺纱工艺设计方面介绍了安哥拉绒羊毛绒混纺沙线的纺制工艺及其调整措施。
简要分析了电动机采用软启动的必要性。阐述了QB4型软启动器的性能、应用以及改进的方法。
近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向中外媒体开放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根据电磁学原理 ,当电流流过导线时 ,载流子在导线中将趋于导线表层 ,即产生“趋肤效应” ,从而降低了导线的有效使用率 ,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的“组合导线工艺” ,可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采集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经肘部置管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将2015年
现代汉字部首和整字称说的规范化问题,对于基础教学、日常社会生活用字、中文信息处理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现行字词典内容和实际语言交际中,既体现着汉字部首称说和命名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