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ei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对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相关问题现实问题的分析,在比较、总结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AVC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系统的构成,将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运作模型分为两个系统:即“环境评价—分析系统”和“环境管理—实施系统”。前者是从设计角度对不同层次的风景旅游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后者则是从实施角度对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规划实施战略的研究和风景旅游区建设的管理,探讨了承载力系统的运作机制和调控方法。 在此基础上,以AVC为核心,寻求建立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规划的内在规律和评价体系,基于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指标进行开发规划的优化调整;并针对规划案例进行相关的实证性研究,使理论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风景旅游规划的现实,与吸引力和生命力规划共同促进风景旅游地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内容从七大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为课题研究:系统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发展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本研究课题。阐明了建构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规划评价体系重要意义,同时确定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第二部分为概念理论研究:通过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相关概念分析,本文引入了适应观的概念,试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构成体系分为承载自由度、承载力组织、承载力策动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为评价体系研究:通过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运作系统模型的分析,确定了“环境评价—分析系统”是从设计角度对不同层次风景旅游地进行分析和评价,是由价值取向、分析和操作技术所组成的“设计探寻的过程”。明确了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分析、评价的要素、主体、评价基础和评价方法。 第四部分为管理实施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在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中影响形体环境形态和质量的各项决策的综合协调问题,从实施角度对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规划实施战略的研究和风景旅游区建设的管理,探讨了承载力系统的运作机制和调控方法。 第五部分为承载力与风景旅游区开发的互动研究:通过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的互动机制的研究,提出了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规划的策动作用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指数对旅游地的初步开发规划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 第六部分,结合实际规划案例——乌伦古湖及红山嘴温泉度假区总体规划,对风景旅游规划承载力应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第七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和理论的重大变革,我国的大学校园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大学校园中心区应当是校园规划结构中心、功能组
地下空间技术是本世纪岩体工程发展的新趋势。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处深山峡谷之中,地上空间非常有限,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解决了枢纽布置的空间问题,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水头
苦难中也有欢乐——题记就是横竖十字交叉的两条街,从南往北走,步行10分钟;从东往西走,只要5分半钟。这便是抚育我长大的闽北小山城。 Misery also has joy - the inscripti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组成。词汇是所有语言技能的基础。许多学习者、教师和研究人员都一致认为,词汇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语言的五大技能听、说、读、写
基于乌鲁木齐市1996~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1996年初到2003年末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这8年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乌鲁木齐市地处南
国外对择业效能感领域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这一领域为职业指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择业效能感研究尚未发现。而随着高职教育的
我国大部分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高,交通需求高于交通供给。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大城市交通只能以高质量的公共交通为基础,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发展公共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社会竞争的加剧,容易引致部分大学生心态失衡,诱发盗窃行为。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呈上升趋势,如何遏制和预防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保护其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
伴随着国内日益盛行的“IT外包中国制造”浪潮,众多公司也亦步亦趋地将内部IT业务托付外包商,希望“轻装上阵”,锐化核心竞争力。但是,其中大部分公司往往忽略对IT业务外包决
本文首先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史。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再到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论文同时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方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