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货市场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风险规避,二是价格发现。但在一些商品期货市场上,某些行为主体拥有独一无二的市场势力(market power)。这些市场势力拥有者或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市场行为,对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和价格发现这两大基本功能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程度扭曲,从而改变了那些不具备市场势力的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在我国的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粕和豆油期货市场上,中粮作为一个拥有独一无二的市场势力的行为主体,它的行为对于DCE豆粕和豆油期货市场在客观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包括对大豆压榨利润的影响以及对DCE豆粕和豆油期货的价格期限结构的影响。首先,本文对进口大豆的盘面压榨利润进行了分析,发现它的长期均值水平一直为负,这在直观上与国内油脂厂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套期保值逻辑相悖。于是,在对盘面压榨利润影响因素的讨论中,除了考虑传统的季节性因素,本文引入了中粮的行为对盘面压榨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中粮在DCE豆粕期货合约上的空头持仓量之和,对盘面压榨利润在短期内有一个负向的冲击,即在短期内,中粮增加豆粕期货合约上的空头头寸会压低盘面压榨利润,而在这个短期冲击过后,负面的影响不会持续;另一方面,由于豆油存在棕榈油以及菜籽油等替代品,中粮在DCE豆油期货合约上的空头头寸对于盘面压榨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接着,本文对DCE豆粕和豆油的价格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当中粮减少DCE豆粕的中月合约上的空头持仓或者增多远月合约上的空头持仓时,DCE豆粕期货的价格期限结构将呈现更强的现货升水(或更弱的期货升水)特征。基于与此前分析盘面压榨利润时相同的理由,中粮的行为对于DCE豆油期货的价格期限结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在分析中粮行为的客观影响后,本文首次引入Stackelberg模型,对中小油脂厂的最优策略选择进行描述。研究发现,由于中粮具有独特的注册仓单优势,它可以避免由其自身行为所客观造成的现货升水对空头套期保值者的负面影响。对中小油脂厂而言,如果观察到这种现货升水具有可持续、可预期的特征时,它的最优选择就是减少套期保值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