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首诊为玻璃体积血依其手术适应证采用全玻璃体切除术(total vitrectomy)或联合其他眼内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发病因为及其构成比。
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同一位眼底外科医生首诊为玻璃体积血并行全玻璃体切除术的连续住院病历资料122例患者122只眼(排除这个时间段内75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42例眼外伤)。根据术中所见,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采用充分全玻璃体切除术,黄斑部病变和单纯玻璃体混浊采用部分全玻璃体切除术,检查眼底病变,联合适合的眼内手术。统计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因为构成。术后定期随访,统计分析术前、术后、随访的视力和眼压。记录、处理术后及随访并发症。
结果:采用充分全玻璃体切除术98眼,占80.33%,部分全玻璃体切除术24眼,占19.67%。明确玻璃体积血因为115眼,占92.62%,其中视网膜脱离50眼,占40.98%,静脉阻塞22眼,占18.03%,脉络膜新生血管19眼,占15.57%,视网膜血管炎10眼,占8.2%,静脉周围炎5眼,占4.10%,其他病例7眼,占5.72%。不明因为者9眼,占7.38%。术中联合眼内手术的情况:膜剥离术14眼,视网膜切开术取网膜下凝血块3眼,眼内视网膜光凝术71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15眼,玻璃体腔C3F8惰性气体填充术17眼,因咬伤晶体而行晶体超声粉碎4眼。硅油填充眼,硅油于术后3-12个月,平均6个月取出。术后视网膜解剖成功率100%,随访3-48个月,平均29个月,无复发或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早期视力提高明显,随访观察视力进一步提高。术前与术后视力对比,术前与随访视力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术后、随访的眼压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随访的眼压小于10mmHg者7.38%(9/122),但无1眼压小于等于6mmHg。随访中4眼再发玻璃体积血,3眼经药物治疗吸收,1眼长期不吸收再行玻璃腔灌洗术,术后无复发。
结论:经睫状体平部三通道全玻璃体切除术是将后段玻璃体、基底部玻璃体和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全部切除的手术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全玻璃体切除的核心是两个方面,一是将所有的积血玻璃体切除干净。二是对眼内进行全面的观察,预防和处理所有潜在的或已有的眼内病变。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等是全玻璃体切除手术的适应症。根据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情况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充分全玻璃体切除术,部分患者仅需要行部分全玻璃体切除术。
大部分玻璃体积血在全玻璃体切除术后,可明确因为,全玻璃体切除术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而且是有效眼内探查手段。